词条 | 谢翱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谢翱分类:【文化精萃】 南宋散文家、诗人。字皋羽,晚号?发子。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县)人。度宗咸淳年间,考进士不第。景炎元年(1276)7月,文天祥起兵,他率乡兵投奔,任谘议参军。文天祥被捕,他仍在各地潜伏活动。后文天祥遇难,他十分悲痛,漫游两浙,常恸悼之,曾登严子陵钓台,设文天祥牌位哭祭。谢翱是南宋末年颇有影响的作家,散文及诗俱佳,为纪念文天祥而写的文《登西台恸哭》及诗《西台哭所思》皆悲愤苍凉,十分感人。他的游记,如《金华洞石记》和《游赤松观羊石记》等,均以描摹形象生动逼真见长。诗今存约200余首,风格不一。古体多铺采?文,音韵雄壮,有李贺之风,如《鸿门宴》、《宋骑吹曲》等,但有时失之晦涩,难以理解。近体则清纯自然颇似孟郊,如“泪落水中影,见妾头上钗”(《效孟郊体二首》及“闻说就中谁最泣?女冠犹有旧宫人”。谢翱著作今存《?发集》、《?发遗集》,有《国粹丛书》第2集本,又有清平湖陆氏刊本。 南宋散文家、诗人。字皋羽,晚号?发子。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德钓二年(1276),元兵南下,曾在福建率乡兵数百追随文天祥抗敌,任咨议参军。文天祥兵败被俘,他脱身潜藏民间,宋亡后流亡浙东。元僧人杨琏真伽发掘宋陵,他与友人唐珏(一作钰)等秘密收诸帝遗骨,葬于绍兴兰亭附近,种冬青树以为标识,作《冬青树引》以记其事。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成月泉吟社。至元二十八年(1291)曾登严子陵钓台,哭祭文天祥,有散文《西台恸哭记》述其事,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他沉痛悲愤之情,是宋季散文名篇,被黄宗羲称为天地间的“至文”。他的其他散文也都形神逼肖,文风劲峭,近似柳宗元。其诗文桀骜有奇气,风格沉郁,多寄寓亡国的哀痛,在明清之际与清末的抗清斗争中,发挥过鼓舞人心的战斗作用。生平所作,大多散佚,有《?发集》与《天地间集》,后者选编了文天祥、榭枋得的爱国作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