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象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象形

分类:【传统文化】

①文字学术语。六书之一,用图画的手法,描绘、勾勒事物的全貌、轮廓或特征部分以表示具体事物的概念的造字方法。它在六书中出现最早,直接由汉字的起源――图画的手法演进而来,因此,所造的字,仍有一定的图画性,为汉字发生发展初期或曰未成熟期的第一性产物,也可以说是汉字的最初文字形式。象形造字有其显著特点,这就是东汉许慎所说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说文解字?叙》)。但所造之字毕竟是字而不是图画,所以具有具体固定的意义和应用的功用。这从现知最早的汉字材料甲骨文和金文中就能得到充分的证明。象形造字法在不同时期造出的字具有不同的特点。最初,以图画性较强为特点,基本上是描绘、勾勒事物的全貌或轮廓。 如(马);后来则以图画性逐渐减弱而线条性、符号性加强为特点: 或是简单勾勒事物的形貌,或是主要突出事物的特征,如(羊)。象形造字的对象,基本上是天上的日月云雨,地上的山川动植物,人身的器官肢体、生活的吃住器用等方面的事物。因为这些事物都是具体的、其形可画的,故用象形之法以造其字,既形象生动,又直接明白。象形造字法造出的字,称为象形字。象形字的意义,起初只表示具体事物的概念,后来至今,也一直没有大的变化。由于数量少,表示的又是具体、基本的事物概念,所以在汉字当中,都是基本文字;在词汇上,也都是基本词汇,并还因为这些而绝大多数得以保留下来。象形字几乎全部是整个汉字体系早期的产物。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线条化、符号化的文字。在线条化阶段,仍有较强的象形意味,像小篆就是这样;完全符号化以后,象形意味随之消失,成了不象形的象形字即表意文字,隶变后的隶书、楷书,全都如此。隶变导致汉字笔画符号化和象形意味完全丧失,从而使象形造字的基础受到彻底破坏以后,象形之法遂不再造字。象形字都是独体字,分析认识它的结构意义须依据保存原貌的古文字时代的形体。它与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有着明显的不同: 指事字与它虽同属独体字,指事字的多数还以它为基础形体而造成,但指事字的意义则均较抽象;它与会意字、形声字的区别在于,它的结构均属独体,后二者除会意字中有少量意义抽象的独体以外,其余均属合体。象形之法所造的汉字数量较少,清人王筠和朱骏声统计了《说文解字》中的象形字后,分别得到264个和364个(此因二人的标准和认识不同所致)。但从造字角度而言,它们在汉字当中却有着最为重要和极其巨大的作用。因为,象形字是整个汉字体系的基本构件,绝大多数指事字、会意字,尤其是占汉字主流的形声字,基本上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发生发展起来的。正是如此,人们才把古文字时代的汉字统称为象形文字。隶变以后直到今天的汉字为表意文字,“表意”之称,亦因之而名。所以,象形乃是汉字创造和分析认识的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方法。由此我们可以说,认识了象形和象形字的本质,就等于认识了汉字的本质(不是在所有意义上)。无论是对识字,还是对于研究,都大有裨益。②指象形字。 如《说文解字》“羽部”: (自),鼻也。象形。”二是指某字的某一部分是个象形字。如“箕部”:“,象形。”是说“(秫),稷之粘者,从禾。术,象形。”是说“术”是象形字。当然,这都是许慎的看法,基本合乎六书实际。但也有称为象形而并非正确的。 如“盾部”:“

描绘事物状态的造字法,用这种方法造的字就是象形字。许慎《说文解字》上说:“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屈曲),极言重视物体之状。象形字中有的像事物的整体轮廓,有的像事物的特征部分,有的除具体的事物外还有必要的附带部分。象形字近于图画,又与图画有本质区别,它表示语言中的词,用来记录特定的语音。象形字在汉字中占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构成汉字的基础。大部分会意字和形声字是以象形字为构字部件组成的。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