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贝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贝币分类:【传统文化】 我国最早的货币。以贝壳充,故名。省称贝。《尚书?盘庚》中:“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玉。”(大意:现在我有乱政的大臣执掌朝政,只知聚敛财宝。)《疏》:“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贝币的单位以“朋”计。十贝为一朋。殷墟甲骨卜辞载“光取贝二朋”(《侯家庄出土之甲骨文字》27)。贝币之流通,至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结束。 古代最早的一种货币,即以海贝为币材的货币。《尚书?盘庚中》:“兹予有乱政,同位具乃贝王。”疏:“贝者,水虫,古人取其甲以为货,如今之用钱然。”贝有一百多个品种,被用作货币最普遍的是齿贝,大小在一寸左右。中国最早以齿贝作货币是在殷商时期。西汉桓宽《盐铁论》:“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海贝作为币材,是因其坚固耐磨,便于携带和授受,有天然单位等特点。贝币的货币单位为“朋”,“五贝为朋”之说。《诗经?小雅?菁菁之莪》:“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汉郑玄笺:“古者货贝,五贝为朋。”由于真贝产量不多,得为不易,于是有各种仿贝出现,主要有珧(yao)贝、蚌贝、石贝、骨贝等。随着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的日益扩大,到了商代晚期便出现了铜贝。这种铜贝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铸币。在河南安阳大司空村商代晚期(公元前14―前11世纪)墓中出土有铜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铸钱,废贝、刀、布等币。王莽曾一度恢复使用。在云南一带,贝币一直使用到清初。 贝币是中国最早使用的原始货币。贝被选择为货币决不是偶然的,这是因为贝天然具有美丽的形态、斑斓的花纹和滋润的光泽,可作大家喜爱的装饰品和象征吉利的护符;贝以个为单位,便于计数;贝坚固耐用,便于携带和转让;贝数量不多,来之不易。故而中原和某些沿海民族普遍用贝作货币。我国用贝的历史悠久,在河南仰韶村和山西芮城等地出土的史前文化中就发现过贝,殷墟中贝的出土更为丰富。 贝的种类很多,一般用作货币的叫齿贝,也叫货贝。这种贝小巧玲珑,一面有槽齿。紫贝、大贝也曾用作货币。贝币通常以朋为计算单位,十贝为一朋,它由两串各五个贝分挂而构成。后来还出现了许多种类的仿制贝,使用时间一直延续到战国末期,已发现的有珧贝、陶贝、石贝、骨贝、蚌贝、铜贝、银贝、金贝和包金贝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交换的日益扩大,贝币逐渐被金属货币所取代。铜贝便是贝币向金属货币的过渡形态。 我国文字中,凡与价值有关的,大部分从贝,如财、货、资、贮、贫、贱等等,这也说明人们很早就已用贝来作为体现价值尺度的货币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