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贵远贱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贵远贱近分类:【传统文化】 语出三国魏文帝曹丕《典论?论文》:“常人贵远贱近,向声背实,又患 于自见,谓己为贤。”这里,“贵远贱近”指当时文学批评上的一种错误态度。当时,人们尚古黜今,认为过去时代的作品都是好的,而看不起时人的作品,认为今不如古,近不及远。曹丕认为这种尊古卑今的态度是错误的,文学批评的态度应是“审己而度人”,从作家作品的实际出发,公正客观地评价作家作品。这种态度是正确的。早在西汉末年恒谭称赞扬雄《太玄经》时就说过:“世咸尊古卑今,贵所闻贱所见也,故轻易之。”东汉王充也说:“述事者高而下今……信久远之伪,忽近今之实。”“俗好珍古不贵今,谓今文不如古书。夫古今一也,才有高下,言有事非,不论善恶而徒贵古,是谓古人贤今人也。”显然,贵古贱今,贵远贱近的错误观点早在两汉就已盛行,而有卓见的批评家对此也作了十分精辟的批评。曹丕显然继承了这一理论思想,虽然没有作更多地阐述,但他是基于文学批评的角度,针对当时文坛流弊,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