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赫尔岑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赫尔岑

分类:【文化精萃】

俄国社会哲学家、革命活动家、作家。出生于大贵族家庭,1829年入莫斯科大学数理科学习,开始研究社会政治及哲学问题。1834年因从事空想社会主义宣传被捕,之后曾被流放。流放使他坚定了革命信念,抛弃了谢林的唯心主义哲学,接受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847年为躲避迫害携家赴西欧,先后到过法国、英国、瑞士等地,1870年逝世于巴黎。旅居西欧期间,创办了《北极星》、《钟声》等进步刊物。

主要哲学著作有《科学中华而不实的文风》(1843)和《自然研究通信》(1845),列宁在评价他的哲学成就时指出,他“已经走到辩证唯物主义跟前,可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前面停住了”。他毕生致力于俄国民主运动的发展。在文学观上反对“为金钱而艺术”和“为艺术而艺术”的堕落倾向,认为在俄国“文学是唯一的论坛,可以从这个论坛的高处向公众发出自己愤怒的呐喊和良心的呼声”。

3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谁之罪》(1846,描写3个出身不同的青年的爱情悲剧)、中篇小说《偷东西的喜鹊》(1848,写一个女奴出身的名演员的不幸遭遇)和《克鲁波夫医生》(1847)等。在晚年大量政论及散文创作中,长篇回忆录《往事与随笔》最为出色,它概括了20至60年代之间的俄国及西欧社会生活众多侧面和重大历史事件,贯穿了这位思想家对真理不倦的探索和许多真知灼见,文笔生动,感情充沛。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