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走索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走索

分类:【传统文化】

汉代百戏节目。指在高悬的绳索上做出种种惊险动作的一种表演,是现代杂技中走钢丝节目的前身。东汉张衡《西京赋》在记载当时百戏演出时曾描述此节目的演出是“走索上而相逢”,唐李善注云:“索上长绳,系两头于梁,举其中央,两人各从一头上,交相度”,《后汉书?礼仪志》注引蔡质《汉仪》亦云走索的表演是“以两大丝绳系两柱间,相去数丈,两倡女对舞,行于绳上,对面道逢,切肩不倾”,皆与《西京赋》的记载相合。另外,东汉李尤《平乐观赋》也记载走索的表演是“陵高履索,踊跃旋舞”,说明汉代的走索已不限于“走”,而是发展为索上作“舞”了。山东沂南画像石中有一幅“走索图”,图上一索由两端的三角支架固定,索上三人,中间一人身着羽衣,按索倒立,两端两人,执幢而舞,整个画面动中有静,刚中见柔,显现出汉代走索技艺的高度水平。尤其令人叹绝的是,这幅图中绳索的下面,竖立着四把锋刃向上的尖刀,意味着表演者如有不慎,就会有生命危险,这不但使表演更加惊险,也对演员的技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可以说,这种高难度的技艺,即使在现代杂技艺术中,也堪称奇绝。不仅如此,汉代的走索,还有更加精妙的,如河南新野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刻上,有一幅走索图像,其索不是将两端固定起来,而是分别牵引在两个坐在高高戏车上的演员的手中,其中一名还是坐在戏车高杆的顶端,这条绳索自上而下,倾成三十度角,而走索的演员则随着奔马拉动戏车,在索上翩然起舞,意态自若,其难度之大,技艺之精,确为世所罕见,充分体现出汉代百戏技艺的精湛奇绝。

山东古代体育活动“百戏”之一。沂南汉墓石刻《索技图》中最精采的是一人在绳索上倒立而行,绳下仰置四把刀剑,用以表示其走索动作的平衡和稳定性的能力。走索中的某些动作在现代体操中的平衡木、自由体操、双杠、吊环中多见。现代杂技中仍有此节目,由演员们在钢丝上表演,一般称为“走钢丝”;也有的用长绳、称“走长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