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州茶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赵州茶分类:【文化精萃】 中国佛教禅宗典故。佛教僧侣饮茶可上溯到东晋,而以禅宗兴起最盛行。茶与禅定及禅僧生活相联,谓“茶禅”。唐陆羽《茶经》中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丛林中。禅宗一派的泰山灵岩寺降魔禅师大兴禅教,令学人长坐不卧,过午不食,只许饮茶。自此饮茶成风。禅宗著名高僧从谂,居赵州(今河北赵县)观音院,丛林中称“赵州”。主张“任运随缘,不涉言路”。把饮茶与参禅联在一起,构成一种任运自然的风格,人称“赵州茶”。《五灯会元》载:赵州问僧:“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僧,僧答:“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后来院主问:“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召唤院主,院主应诺,赵州仍说:“吃茶去。”赵州三称“吃茶去”,意在消除学人的妄想分别,所谓“佛法但平常,莫作奇特想”。“遇茶吃茶,遇饭吃饭”,任运自然,这是参禅的第一步。后来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茶和掸学一起于唐代传入日本,形成后来日本的茶文化。日僧珠光访华,就学于著名禅师克勤。当珠光学成回国时,克勤书“茶禅一味”相赠,至今保留在奈良大德寺中。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