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赵明诚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赵明诚分类:【传统文化】 宋代金石学家。字德父(亦作德夫、德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博览群经诸史,好蓄古书字画及前代金石刻辞。为太学生,以荫入仕。崇宁四年(1105)除鸿胪少卿。大观二年(1108)与妻李清照归居青州故第,生活多年。其间广求古器、彝铭、遗碑、刻石。宣和二年(1120)起知莱州,后调淄州。靖康二年(1127)因母丧赴江宁,后起知江宁府。建炎三年(1129)移知湖州,未赴,卒于建康。长年从事《金石录》的编撰,仿欧阳修《集古录》,将所收古器物铭及汉唐石刻2,000种编排成帙,考订年月,写成跋尾502篇,辨伪纠谬颇为精博,为宋代金石学名著。 宋代金石学家、文物收藏家。字德父,密州诸城(今诸城市)人。少为太学生。历官青州太守、莱州太守、知湖州军州事。弱冠时潜心搜蓄金石书画。 与其妻李清照“饭疏衣,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思欲日将月就,“广而成书,以传学者”。其间经靖康之乱,饱尝流离颠沛之苦。南渡时,舟车所载钟鼎彝器、书画碑帖等丢失殆尽。然“处忧患困穷而志不衰”,历时二十余载,撰成巨著《金石录》。该书共30卷,前10卷为铜器铭文和石刻之目录。第1到17条为铜器铭文,第 18到 20条,是先秦至北宋的 1900余种石刻的目录,较欧阳修《集古录》的500余种多好几倍。后20卷是就部分古器物、碑刻所撰写的题跋502条。共计20余万字,于《集古录》的缺失,补充尤多。赵氏发扬光大以金石证史的治学传统,对《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新唐书》、《旧唐书》等史藉的错讹之处,作了大量考证。其引证之翔实,立论之精辟,对史学、考据学、文献整理和金石书法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作用。跋尾还对历代碑刻墓志进行了严密的考证,难能可贵地保存了北宋后亡佚的许多史料的本来面貌,有着继往开来的意义。赵氏另有《古器物铭碑》15卷,已佚。 赵明诚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