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赶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赶社分类:【风俗文化】 贵州省黎平县龙额、水口、大帮、地平、高青、高岩等地侗族节日。时间在每年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侗族民间有传说:古时候有个叫木阿点龙的侗族后生,和他的好友给皇帝当厨师。一次皇帝寿辰,木阿点龙与好友做了很多菜招待前来祝寿的客人。席间,皇帝问大家哪样菜好吃,当问到木阿点龙时,他回答说盐巴最好吃。皇帝认为木阿点龙当众欺了他,便杀了木阿点龙。木阿点龙的好友烹调晚餐时,所有的菜肴都没放盐。皇帝问他菜为何不如早上的好吃,木阿点龙的好友说怕杀头而不敢放盐。皇帝感到错杀了贤良,后悔不及。因木阿点龙被害恰是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因此,后人们每到这天都要吃社饭,饭前先喝盐水,以示对木阿点龙的怀念。又因木阿点龙是被皇帝用刀杀的,这一天人们禁止用刀,均以剪代替。侗家过这个节日,仅次于春节。头天便杀猪宰羊,节日要宴请亲友,同时祭祀木阿点龙,以求保佑消灾灭祸。秋社祭祀时,还要画三匹大马,意为让木阿点龙骑马回家园。祭祀活动完毕,要在寨外田坝里赶社场,男女老少身着新衣从四面八方汇集一起,大家相互交换各种农副产品。姑娘们则三五成群提着酸鱼酸肉和糯米饭请后生们品尝。初识的唱结情歌, 早有交往的叙旧情,并约定下次幽会的时间、地点。晚上,后生们要请姑娘到本寨作客,饭后男女青年到歌堂对歌嬉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