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赶耩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赶耩子分类:【传统文化】 又称“赶耧”。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北方为盛行。是一种民间传统生产风俗。“耩子”又称“耧”、“耧车”、“耧犁”。历史悠久,西汉年间已有,历代沿用,是一种播种农具。明代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农器》中载:“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两足中虚,阔合一垅。横挑四匝,中置耧斗,其所盛谷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牛,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播种高粱、麦类、大豆等,也少耩粪、耩化肥。在耩子前牵引赶牛人,俗称“赶耩子”,一般是辅助劳力,如皖北地区,多以妇女为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