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越南佛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越南佛教分类:【文化精萃】 公元二世纪时佛教传入越南,受从海道传入的印度和南海诸国佛教的影响(特别是越南南方),但主要受从陆路南下的中国佛教的影响,属于北传佛教系统。六世纪后在今越南北方广泛发展,十一世纪至十四世纪初(越南李、陈朝时)达到鼎盛,形成灭喜禅宗派、观壁派、草堂派、竹林派等禅宗派,供菩提达摩。丁、前黎朝时僧徒高僧中多有博学之士,通晓汉文、儒学,参预朝政,处理内政外交,举足轻重。僧人吴真流曾被丁朝封为“匡越大师”。黎桓建立前黎朝后亦得力于僧侣的支持。越南李朝开国之君李公蕴为僧人李庆文养子,僧侣和道士与文武百官一视同仁,被其伯父、当时权重一时的万行和尚推上宝座。李陈时期佛教被尊为国教。李朝圣宗、英宗、高宗为草堂派第一、三、四代弟子,李太宗为无言通派第七世祖,陈太宗、陈仁宗先后禅位出家,1231年陈朝颁令必须在旅舍等处张贴佛像。佛教势力空前兴盛,对越南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其间僧人具有左右政局的力量可谓越南佛教的特殊性,显示了佛教作用的重要。后黎朝建立后逐渐衰微。在反抗外来侵略,寻求民族依靠的心理下,越南佛教又急剧复兴。1964年,越南南方各宗派集会,结成统一的佛教会,僧侣的活动与民族主义结合。越南佛教除容纳了原始宗教信仰外,还混合有儒、道的思想成分,在寺庙里同时供奉儒、佛、道的圣像。越南佛教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信奉以脱俗静寂的禅宗,但在历史上多有作为社会集团活跃地参加政治活动的事实,这与越南混合信仰有关,是它独特的色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