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足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足下分类:【传统文化】 称对方的敬词。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时使用。文献记载中,始于春秋时晋文公称介之推。刘敬叔《异苑》卷十:“介之推逃禄隐迹,抱树烧死。文公拊木哀嗟,伐而制履。每怀割股之功,俯视其屐曰:‘悲乎足下!’”《史记?秦始皇本记》:“阎乐前即二世救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什。’”裴驷集解引蔡邕曰:“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下、执事、皆谦类。”后专用为对同辈的敬语。今口语中已废弃,一部分人在书信中使用。 晋文公怀念亡臣介之推之语。相传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七日未食。随臣介子推割股以食之。后重耳回国即位为晋文公。而介之推逃避官禄隐迹于介山。文公几召不就,放火烧山逼其出仕。之推坚持不出抱树烧死。文公抚树哀叹。命人将此树制成木鞋穿在脚上。每当怀念介子推割股之功时,便俯视其鞋曰:“悲乎足下。”足下一词源于此,战国时多用于臣下称君主之敬辞。事出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十。《史纪?乐毅传》乐毅报燕惠王书:“恐伤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意,故遁逃走赵。”后多用以同辈相称。《史记?秦始皇本纪》:“阎乐前即二世,数曰:‘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裴笥集解引蔡邕曰:“群臣士庶相与言,曰殿下、阁下、足下、侍者、执事,皆谦类。”《史记?季布传》:“曹丘至,即揖季布曰:‘……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 古代尊称。据《异苑》载,春秋时介子推追随晋重耳出亡19年,重耳返国为文公执政,对随亡者一一封赏,只有介子推隐居绵山。晋文公命其出山,不从,于是放火烧山,逼其外出,结果仍坚持而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晋文公念其恩德,将树砍回做成木屐。每当想到介曾割肱以为己食,文公就叹道:“悲乎足下!”以后便相沿为一种尊称。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