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跳桃源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跳桃源洞分类:【风俗文化】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明一带侗族节日。节期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故又称七月半跳桃源洞。这是一个充满迷信色彩的节日。传说很久以前,侗家姑娘燕梅和妹仙与寨子里的两个后生相爱,但寨子里有个财主垂涎于两个姑娘的美貌,欲设法强占,并杀害了她们的情人。燕梅和妹仙悲痛欲绝,于七月十五日晚逃进深山,不久便神经颠狂, 自歌自语、手拍脚跳起来,此时,她们的灵魂已飞到桃源洞与情人相会。燕梅和妹仙失踪后,其父母四处寻找。后来在深山里找到女儿,并看见她们跳唱不停,当要拉她俩回家时,歌息身倒了。人们为纪念两个不幸的姑娘,便将每年的七月半定为跳桃源洞的日子,并代代相传。每年一到这期间,天天清晨,家家吃过祭祖饭后,男女老少洗脚换衣,邀远方客人去参加跳桃源洞活动。这项活动,一般挑选几个在爱情上受到挫折的姑娘任主角,先用帕子蒙其脸,端坐在椅子上,两掌伏膝,默默沉思,老歌师烧纸念咒语,并口喷净水,将姑娘“送”上桃源洞之路。过一段时间姑娘便双脚轻轻颤动,双手轻拍膝盖,由缓到急地跳起来。歌师则用轻歌引诱,让她回答“去桃源”的经过。姑娘以歌作答,多为艰难曲折的经历。跳桃源洞的姑娘一般要唱上百首行程经历的歌,内容均为抒发爱情上的不幸之情,令人伤心落泪。歌师引唱到一定程度就要引姑娘“还阳”,再唱下去,据说会真的“走阴”。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