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踏青节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踏青节分类:【风俗文化】 又称春游、探春、寻春等。汉族节日。由于全国各地春季到来的时间不一,踏青节也就有先有后。福建一带在农历二月二日,陕西一带在农历三月初三,北京、东北由于春季来得迟,到了四月初才开始踏青。踏青之俗由来已久,据《旧唐书》记载:“大历二年二月王午,幸昆明池踏青。”《武林旧事》有“清明前后十日,城中士女艳妆饰,金翠深缡,接踵联户,翩翩游赏,画船箫鼓,终日不绝”的记载。到了宋代,踏青之俗更盛。画家张择端的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就极其生动地描绘出以汴京外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游春盛况。诗人吴惟信在《苏堤清明即事》中写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诗人张先有“芳草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的诗句,还写出了郊野踏青的游人络绎不绝,或作春郊驰马之戏;或于野外草坪罗列杯盘,互相劝酬;或有妇女乘坐车春游之际采集花草,到夜色降临还不想回的情景。踏青是一项有意义的习俗,因此代代沿传。现今各地踏青活动不尽相同。有的到幽静处野炊,有的长途远足踏青,有的携一家老少放舟于秀丽春水,有的三五成群留影于花前叶下。四川成都一带届时附近江面,游船如织,相互撞击嬉戏,俗称游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