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转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转注

分类:【传统文化】

六书之一。指诸字意义略同,可以互相训释。此为段玉裁说。许慎《说文解字?叙》:“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段氏注:“……《老部》曰,‘老者考也,考者老也’,以考注老,以老注考,是之谓转注。”自来解释转注之说甚多:或以为因字音变化而加声符或改变声符,如舟、船、顶、颠;或以为因语义引申而改变意符,如把、靶,爬、耙;等等。从字形结构而言,各种解释均未增加造字新法。

文字学术语。六书之一。其涵义在六书中是唯一有争议、而且争议最大的问题。自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第一个为之下了定义以后,至今众说纷纭,既不统一,也不清楚,各种说法共有数十种之多。归纳起来,可分两大派:一派是对许慎的定义进行阐释,另一派是脱离或基本脱离许说进行探讨。许慎的定义为:“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由于这一定义隐晦难明,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又来用转注具体分析任何汉字,只有所举“考老”二例,故给后人留下了重重疑问。不说别的探讨者迄无令人公认的定论,就是尊许派仍各执一端,莫衷一是。两派当中,以前者历久人多,后者时短论寡。综合两派,主要有以下五说:(1)主形说:以北宋徐锴和清人江声为代表。他们认为,“类”即部首,“建类”就是分部,“首”指某一具体部首。《说文解字》以分部而统字,总分为540部,即以540字为总部首。每部各统若干文字,其中诸字均以统属它们的部首作为形符,此即“建类一首”;每部内的字,意义俱从该部部首之义得来,且与部首意同。如“老部”除“考”字外,又有“耆、耋、抡”等字,均与“老”同意,可以“相受”,此其字义皆“受”于该部部首,这就是“同意相受”。许慎所举“考老”二例,是举一概余之意。(2)主义说(互训说):以清人戴震、段玉裁为代表。此派纯从许慎定义出发进行阐释,认为转注“犹曰互训云耳”(戴震《戴东原集?与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如《尔雅?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落、权舆,始也。”这些字都是“始”的意思,可以互训,所以都是转注之字。(3)引申说:以清朱骏声为代表。认为转注就是引申。如“令”字,本义为发号施令,由于引申而转为官名“县令”之义,不另造字。朱氏甚至改造了许慎的定义,为“转注者,体不改造,引意相受,令长是也”(《说文通训定声》)。(4)主音义说:以近人章太炎为代表。章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许慎说法的约束。他认为,“类即声类,首即声音(或曰‘语基’即语原)”(《国语略说?小学说略》),转注字是由于语音的变化发生的。人们对语原则一而语音不同的词依据变化的语音分别所造的字,叫转注字,也就是说,转注字是一些意同音近的字。(5)造字说:以今人陆宗达为代表。他认为许慎所谓“建类一首”,“似指全书分540部,每部建立一个部首而言”;所谓“同意相受”,“则指这些字的训义互相关联”(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转注实即“为从某一语源派生的新词制造新字”,“这是汉字发展的一条重要法则”(同上)。他还归纳了转注造字的三种情况,为“第一,因方言殊异或古今音变而制字”,“第二,因词义发生变化而制字”,“第三,为由同一语根派生的相互对立的词制字”(同上)。以上是历代学者对转注的几种代表性不同认识,以主义(互训)说的影响为最大。这些说法由于都是在许慎定义或转注两字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形成的,论述均无别的原始材料,缺乏令人普遍信服的充足证据和透彻分析,故或者拘于许说,或者离于许说但系出推测,实在都还只是发挥性探讨或独立性自创新说,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从转注乃是汉代学者首先认识到并由许慎首次解释、把它当作造字一法所下的定义和在《说文解字》中却未曾用以分析任何汉字及后人长期无人再作别的解释、因而许说实为转注的唯一原始材料等情况来看,研究转注,还是应坚持许说为本,但应当全面,不应局限于定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又说:“其建首也,立一为纶。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其理相贯。”据此和许慎未用转注具体分析汉字的事实及以上主形、造字二说,我们大体可以明白,许慎所谓“建类一首”,应是为能从形义上归纳成类的汉字各立一个部首的意思。他在《说文解字》中为收集到的9 353个字所立的540个部首,就是这个意思的体现。其每部部首字解说之后,独加“凡某之属皆从某”一句,是用来申明这些部首分别领属该类汉字的,可为力证。由此可以看出,“建类一首”,是谈转注造字从形体上统属各类汉字、建立进一步造字之基础的道理的;许慎所谓“同意”,应指意义相类相关,故所谓“同意相受”,应是说凡某一与某部首意义相类相关但并无其字的新词,即以该类字的部首字作为形符或义类基础结构部分,得到要造的字之形义的基础,然后视音义具体情况另加一个结构部分,造出其字。其所谓“凡某之属皆从某”的话,亦尤能说明此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转注是造字的方法。但与其他造字法很不相同,表现在:第一,它是绝大多数汉字总的和基础的造法,不是就某一具体汉字的造法而言的。造的方法为,以一定量的可以统属所有汉字的独体字作为部首,然后根据具体音义另加字符构成新字。所造出的字,均为合体字,即许慎所说的“字”。许慎说,“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这说明,转注还是一种具有无限造字功能的方法。第二,它是许慎对绝大多数汉字造法的一个总结和对其本质、规律的揭示。这是许慎本人“六书说”中的一个独到贡献。概因于以上两点,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才没用转注具体分析说明汉字结构。此外,转注二字如就字面意义而言,可释为转加。结合其造字功能与方法,意谓为从形义上归纳成类的汉字各立一个部首以作进一步转生新字的基础,给意义也能归入某类的新词在某部首之下加注一个适当形体以造出新字。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