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辩证唯物主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辩证唯物主义分类:【文化精萃】 法国著名哲学家,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列斐伏尔的代表作之一。1938年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为: (1)从存在主义的“存在本体化”出发,认为自然界本身是“无动于衷”的,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使自然界发生变化,由无意义变为有意义。经过人类活动加工的自然界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界,而成了人化的自然,它具有主观和客观双重性质。 (2)即使是由人所赋予意义的外部自然,仍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对人的活动也具有制约作用。 (3)人类产生的过程,是逐步脱离自然界的过程,不断统治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日益被自然制约的过程。 (4)人的异化根源于人的本质之中,根源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因为人总要进行劳动,总要与自然发生关系,人的劳动必然要被客体所支配,必然要出现异化。因此,各种各样的异化现象,追根溯源,无不出于人所具有的创造性活动这一特征。 (5)异化已经扩展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各个领域都有所反映,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人的思想意识的异化,人的需求的异化,个人与社会集体的异化,总之,异化已渗透到了全部生活,任何个人都无法摆脱这种异化的影响。 (6)消除异化的途径在于克服人的存在的分散性和片面性,造就“总体的人”。而“总体的人”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说的“全面的人”、“完整的人”。造就这种人要靠“总体的活动”,这种活动既是高度个体化的,又具有共同的广延性,既是高度清晰的,又是高度自发的,即是融合在自然界的节律之中,又是惟一的存在。该书虽名为“辩证唯物主义”,但实质却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严厉批判。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