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过百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过百岁分类:【地域文化】 诞育礼俗。旧时,婴儿出生100天,家中招待亲友,祈愿孩子长命百岁。也叫过百日、过百晌、过百?。流传山东等地。《莱阳县志》:“小儿出生至百日,蒸枣馒头百个,谓之过百岁。”《临朐县志》:“全家吃面条,还把面条倒在吃水井内,叫做‘百岁汤、吃满庄’。”临沂一带盛行包饺子99个。外祖母与至亲等来贺,赠婴儿衣裤鞋,帽、糕点、脖锁等,皆冠以“百天”、“百岁”。莱西送百日礼,要有一对细面做的小老虎。有的地区一百岁糕插枣,送男100块,送女99;主家将糕分送邻舍,为吉利。胶东和鲁南地区有请家中长者抱婴走百步和过百家之俗。有的地方过百岁时让婴儿背靠柳树坐在斗上,谓之“靠着柳、坐着斗,小孩活到九十九。”现给婴儿拍百岁照片的做法已流行。 是婴儿出生一百天时的庆贺仪式,“满月吃不好,百天再来补”。在张家口市坝上地区,旧时,只是外婆外公给小外孙送手镯和银锁。锁上有“长命百岁”、“连生贵子”、“麒麟送子”等吉利话。如今给婴儿过百日的比过去普遍了。 在石家庄一带,这天主家请接生婆吃饭,一般吃鸡蛋,寓“圆满”之意,也有吃面条的,寓“长寿”之意。如今,要给婴儿照相,作百日留念。 婴儿降生百日,古称“百”,俗称百岁。民间在这一天往往要进行庆贺,叫“过百岁”、“做百日”等。山东过百岁,多在婴儿出生的第九十九天,一般由小孩的姥姥、姨或妗子等来送礼,关系亲密的亲戚朋友也有前来庆贺的。 枣庄一带,姥姥为孩子过百岁时,一定要缝条裤子作为贺礼。进门寒暄后,就向里坐在门砧石上,给孩子穿裤子,让他(她)蹬出藏在裤腿里的馍馍蛋子,唤狗吃掉,意为外甥是姥姥家的狗。胶县一带,亲朋好友给小孩过百岁,必须要买件衣服,举行穿衣仪式。当天上午,把别人送的衣服放在一个筛子里,端到一棵大柳树下,再找一个盛粮食的斗靠柳树放好,让小孩坐在上面,叫做“倚着柳,坐着斗,小孩活到99”。然后由小孩的姑和姨给他穿上新衣,叫“姑穿上,姨穿上,一活活到80上”。最后还要戴上缝着“长命百岁”字样的帽子,由姑或姨抱着绕村庄一圈。临朐一带过百岁,亲朋要送2尺花布,谓之“百岁裤袄”,一般是姑姑送裤,姨送袄,妗子送鞋帽,所谓“姑送裤,姨送袄,妗子送鞋绕街跑”。济南一带说:“姑做裤,姨做袄,妗子做鞋跑不了(即长命之意)。”临清一带说:“姑家的裤,姨家的袄,妗子的花鞋穿到老。”莱西一带则说:“姑姑的裤子姨姨的袄,舅舅的帽子戴到老。” 胶东地区,除送衣物外,还要送一种叫“岁”的面食。这种面食用发面做成长条形,中间粗,两头细,类似线穗,谐音“岁”,上面还染上红点或各种吉祥图案,作为小孩过百岁的礼物。姥姥家送的岁可多达100个,取意“长命百岁”。莱州称之为“百岁子”,上面用面塑造佛手、寿字等,再加以彩画,小孩的奶奶家和姥姥家都做了送人,据说谁吃一个“岁”谁就会分一岁给小孩的。莱州地方过百岁时,要做100个面塑花饽饽,盛在柳斗中,蒙上红布,到大街上高喊:“××家小孩过百岁啦!”并向各方撒花饽饽,任人拾取。 百家锁和百家衣是过百岁时最有特色的物品了。百家衣是用从许多人家敛来的各种颜色的碎布头缝制而成,穿百家衣是为了长寿,有的孩子要穿到周岁才脱去。百家锁通常是银质的锁形饰物,上有“长命百岁”、“长命富贵”等字样。百家锁种类很多,仅临朐的“长命锁子就有“长寿仙锁”、“猪精锁”、“脖锁”、“长命豆子锁”、“核桃锁”等,挂在小孩脖子上,认为可以避邪,并锁住小孩,令其长寿。聊城一带集百家锁时,必须有长、命、富、贵或谐音的四姓人参加,以取吉利。百家锁也不全然是银质的,在莱阳,就有一种用从各家敛来的制钱制成的百家锁,是用红线将制钱编成长串,挂在小孩的脖子上。有的地方,比如徂徕山区,给孩子挂锁,还要专门请巫婆神汉来进行,到一定时间再请他们为孩子开锁。 20世纪60年代以后,尤其是城市里,时兴在百日这天为孩子拍百岁照,留作纪念。 婴儿出生一百天称为百岁,古称百?。民间以百岁为长寿,称此日为过百岁,意在祝愿婴儿健康吉祥。陕西各地因对过百日不重视,没有形成什么繁文缛节,间或有送礼者,也只有娘舅家携礼来贺,一般不设宴待客,礼仪远不及过满月隆重。这天最能体现祝福孩子健康长寿的礼品是百家锁和百家衣。百家锁也叫长命锁,是婴儿的祖父母求村邻每户出钱少许,集够百家之钱打造的,当然捐钱的家数越多越好。锁的正面铸有“长命富贵”或“长命百岁”等吉语,背面铸有老虎或麒麟等吉祥图案,有的还铸有八卦或其他避邪符咒。用银链将它系在项圈里,挂在小孩脖子上,垂于胸前,以示有百家人锁住婴儿的魂魄,便可祛病免灾。有的小孩要一直戴到12岁,认为魂全了,才能斩断项圈把锁去掉。穷苦人家买不起项圈和百家锁,便用红线绳打个结,在过百日这天拴在小孩脖项上,关中称“绳曲连”,陕南称“缰绳”,其意义与戴百家锁完全相同。在陕北延长县一带,有些晚年得子者,为了表示对婴儿特别爱护,向每户村邻求取棉花少许,用百家之棉纺成线,染成大红色,然后合成筷子粗细的绳,剪一段系在婴儿腰间,称百家绳或百岁绳,意在用百家之绳将婴儿的命拴住,便可使其福寿绵长。此绳也要系到孩子12岁的本命年为止。婴儿穿百家衣也是为了长寿,这种衣服状若僧衲,是向各家村邻讨取的边角碎布制成的,这些小布片什么颜色的都有,但紫色的布块比较难讨,因“紫”谐“子”音,谁都不愿给,只有找孤寡老婆才能讨到。讨够百家之布,每块都剪成边长1厘米左右的三角形、菱形、方形、八角形等几何图形,然后将颜色搭配协调,缝缀在一起,制成小儿衣裤,过百日这天给婴儿穿上,意谓穿百家之衣,托百家之福,便可保佑婴儿增福增寿。旧时民间把这种衣服视为小儿的护身符,要一直穿到过了周岁才能脱掉。这些迷信活动,现在城市已经绝迹,大多以摄百日照取代。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