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进步教育运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进步教育运动分类:【文化精萃】 19世纪末至20世纪出现于美国的教育改革运动,是当时美国社会改革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用一种新教育来反对当时那种沿袭欧洲形式主义传统的学校教育,使教育适合新的社会要求,维护和发展资本主义。19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家、进步教育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帕克在马萨诸塞州昆西市任督学时,首先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他根据卢梭、福禄倍尔等人的理论,反对形式主义学习,强调儿童的自我表现。他的改革措施体现了“教育要使学校适应儿童,而不是使儿童适应学校”的原则,被称为“昆西教学法”,给美国教育以很大影响,各种新学校纷纷出现。美国教育家杜威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方法应根据“从做中学”的原则。1897年他在芝加哥大学建立实验学校,探索儿童的学习方法,试验他所提出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杜威的理论与实践被认为是对于进步教育运动的一个重大贡献。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新学校,许多旧的学校也转向进步教育。这些学校广泛地采用了活动课程、设计教学法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进步教育运动达到全盛时期。1919年进步教育协会成立,一直活动了30多年。到50年代,进步教育运动由于被认为不能提高教育质量而逐渐衰落。但由于美国60年代全国性的课程改革并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于是一些学校开始推行在英国流行的“开放课堂”,重新强调儿童个人的兴趣和需要。这一教育思潮被叫作“新进步教育运动”,可见它在当前美国的学校教育中,仍有一定的影响。进步教育运动的代表人物还有:克伯屈、康茨Counts,G.、博德(Bode,B.H, 1873―1953)、拉格(Rugg,H,1886―1960)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