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远古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远古分类:【地域文化】 从旧石器时代早期起,历经中石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遗址遍布河北各地,说明了河北地区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诸阶段。 旧石器时代早期、晚期人类化石和文化遗物的典型是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涿鹿以西的泥河湾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遗址。 由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中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则在北京市门头沟发现。 新石器时代遗存数量更多,有四种类型: 1.仰韶文化 以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于1921年首次被发现而命名,这主要是母系氏族社会的遗址。在河北地区,主要分布在现今的磁县、邯郸市、武安、永年、邢台、石家庄市、平山、蔚县、涿鹿以及正定、曲阳、怀安一带。 2.龙山文化 以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于1928年首次被发现而命名,这主要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遗址。在河北地区,主要分布在现今的磁县、邯郸市、武安、永年、邢台、石家庄市、平山、蔚县、涿鹿以及涧沟、临城、唐山、崇礼、赤城。 3.细石器文化 在我国北方的草原地带,新石器遗址最有特征的是细石器,在河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尚义、丰宁、承德。 4.其他文化遗存 有徐水、房山、昌平、怀柔、密云、大厂、兴隆、滦平、丰宁、承德、平泉、秦皇岛、抚宁、昌黎、卢龙、迁安、滦县、唐山等。 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些传说,有不少是出自河北地区: 1.黄帝族 发祥于陕西北部,后向东迁徙,渡黄河,最后定居于河北涿鹿附近。 2.炎帝族 发祥于陕西岐山东,向东发展过程中与九黎族发生冲突,也奔到涿鹿。 3.“阪泉之战” 炎帝、黄帝两部落在阪泉(今河北涿鹿县)发生三次大战,炎帝被打败。 4.“涿鹿之战” 炎帝族联合黄帝族同九黎族对抗,在涿鹿进行了一场大战,九黎族首领蚩尤被杀。 ① 5.华夏族 在以上战役后,黄帝族、炎帝族以及部分九黎族共同生活于中原地区。以后,这些原来不同祖先的居民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子孙。春秋时自称“华夏”,这是汉族前身。 6.禹定九州 传说禹把全国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② 在今河北的主要是冀州。 从以上可知,远古的河北是当时中国文化中心地区之一,它对哺育华夏族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