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迷惘的一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迷惘的一代分类:【文化精萃】 本世纪20年代主要流行美国的一个流派。名称来自侨居巴黎的美国女作家斯坦因。她曾指着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1926年引用此语作为著名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这个流派由此得名。该派作家们没有发表过宣言,没有统一组织纲领。但他们都厌恶帝国主义战争,要冲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可又找不到永恒的精神支柱,于是感到迷惘、彷徨、怀疑、失望。这是他们的共同点。这个流派的作家大多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从欧洲战场上归来的20岁左右的青年,他们了解普通士兵的厌战情绪,自己也遭受了种种苦难,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是产生欧美一代青年精神悲剧的根源,因而着重描写在战争中饱经沧桑的人们的不幸,努力表现主人公的心灵创伤。所以,反战的主题在他们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个流派的代表作家是海明威。他的长篇小说《太阳也升起了》和《永别了,武器》用近乎麻木的语气描写流落巴黎的颓唐生活和战争对个人幸福的摧残。帕素斯的《三个士兵》,福克纳的《士兵的报酬》等也都是著名作品。 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得名于美国女作家斯坦因,她曾指着海明威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把她的话作为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的题词。由此得名。加入该派的成员多半是从欧洲战场上归来的青年,心灵受到战争的创伤,理想幻灭,感到迷惘、彷徨、怀疑、失望,无法解脱精神的痛苦,陷入自暴自弃,愤世嫉俗,否定一切,怀疑一切的境地。为了摆脱困境,他们试图在作品中寻找爱情与生活的欢乐,以此来忘却战争所造成的灾难,但仍然陷入迷惘的泥潭,找不到精神支柱。所以他们的作品充满着颓废和失望的情绪。这一派代表作家有海明威、帕索斯、福克纳、奥尔丁顿、雷马克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