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道生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道生

分类:【传统文化】

晋宋高僧。本姓魏,钜鹿(今河北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徐州)。从竺法汰(320―387)出家,随师姓竺,又名竺道生。晋安帝隆安中入庐山,以慧解为入道之本,精研群经众论。后闻鸠摩罗什在长安译经讲学,前往受业。义熙五年(409)还至建康。从鸠摩罗什游学期间,深得玄奥,辅助其师译出梵本《弥沙塞部五分律》、《比丘戒本》、《羯摩》等卷。南朝宋元嘉七年(430)再入庐山,于庐山精舍开讲《涅?》。涅?学从此盛传。道生著作见于记载者有《雄摩》、《法华》、《泥涅》、《小品》诸经义疏,今存《法华经疏》2卷。道生融会般若空观和涅?佛性学说精义而成一家之言。主张“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顿悟成佛”。其说在南北朝初期曾风行一时。

晋宋间佛教义学高僧。俗姓魏,巨鹿(今河北省平乡)人。寓居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幼年依竺法汰出家,随师姓竺。曾入庐山,问学于慧远,并从僧伽提婆学一切有部教义。后赴长安,就学于鸠摩罗什,参与译场,为“什门四哲”之一。南下建康(今南京)时,阐发佛性说,立“善不受报”、“顿悟成佛”诸义。《出三藏记集》说他“笼罩旧说,妙有渊旨”,而守文之徒反目为“珍怪之辞”。在大本《涅?经》尚未传到南方之际,首倡“一阐提人皆得成佛”,被旧学大众“破僧”(开除),逐出京师。待“大本”传到建业,证实其说后,又被誉为“涅?圣”。道生把释迦一代教法分为善净、方便、真实、无余四种法轮,世称“生公四轮”。此四种法轮,同慧观的“二教五时”说,为后世“教判”之渊源。他把般若中观与涅?佛性两种学说密切结合,把本体论与心性之学沟通,所倡佛性论与顿悟论,成为中国佛教的一个重要部分,影响最深,是中国禅宗思想渊源之一。从此哲学界和宗教界开始由着重探究本体之学转入研究心性之学,推进了中国学术思想的发展。其著作现存有《法华经疏》及散见于僧肇《注维摩诘经》与《大般涅?经集解》中的片断。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