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京兆尹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京兆尹府即京兆尹的官署。京兆尹由秦掌治京师的内史发展而来。汉景帝时分内史为左、右内史。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改右内史作京兆尹。《汉书》颜师古注:“京,大也。兆者,众数。言大众所在,故云京兆也。”秩中二千石(又说二千石),银印青绶,与九卿同,得“独奉朝请”,为“三辅”之一,职掌相当于郡守,但地位远高于郡守。因地属畿辅,故不称郡。辖境约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当时分作长安、新丰、船司空、蓝田、华阴、郑、湖、下邽、南陵、奉明、霸陵、杜陵十二县。属官主要有:(1)京兆尹丞。秩六百石。(2)长安市令、丞。掌长安城内商业贸易。(3)长安厨令、丞。掌帝王巡幸境内之供帐。(4)都水长、丞。掌水利。(5)铁官长、丞。东汉时,以三辅陵庙所在,故不改其号,但减其秩。魏、晋辖区改称京兆郡,官号称太守。西魏、周、隋辖区仍称郡,改太守为尹。唐初于关中置雍州牧,以亲王任之,下有长史,开元时改长史为京兆尹,其机构称京兆府,并增置少尹以理府事。历代京兆尹府及京兆太守府均设于长安城中。《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引《三辅黄图》记载,汉代京兆治所“在尚冠前街东入,故中尉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