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邛部川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邛部川蛮分类:【传统文化】 宋少数民族名。生活于黎州(治今四川汉源北)东南。为黎州诸蛮之一,属乌蛮族群。因地处宋与大理国交通要道上,故又名“大路蛮”。其酋长称“百蛮都鬼主”。开宝二年(969),都鬼主阿伏上告黎州,要求准许其派王子入贡,朝廷嘉纳,并赐器币,至是内附。开宝四年,黎州定远兵变,阿伏协助平叛,宋廷诏赐银带、锦袍,并封为归德将军。北宋时期,该族朝贡频繁,上贡名马和犀角、象牙、窿羊、?牛、金银饰蛮刀、金饰马鞍等珍贵物产。朝廷在加官进爵的同时,亦回赐敕书、冠带、衣帛、金银、器币等物。该族还赶马至黎州要求互市,朝廷诏增给其值,以为优待。在黎州诸蛮中,最为强悍,常侵扰他族,或闭其路而专其利。与两林蛮为邻,常有争杀,宋廷亦赐诏调解慰谕。淳熙初,协助宋军掩击吐蕃扰边者,朝廷嘉其功。南宋嘉定九年(1216)服属大理国。 亦称“大路蛮”,早在秦汉时期, “邛部”就是西南夷中滇北最大的部族。宋时主要分布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至会理一带。当地的夷蛮部落中,邛部最强,宋时已取代勿邓部而统辖各部、姓。首领自称“都鬼主”、“百蛮都鬼主”或“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都鬼主”。开宝二年(969)十月,邛部蛮都鬼主阿伏遣其子入宋朝贡。四年(971),阿伏令其弟卑吠等率众协助宋廷平定了黎州(今四川汉源),兵士哗变,被赐封为归得将军。宋立国二百五十年间,邛部川一直与宋保持臣属纳贡的关系,为宋捍御边陲。邛部川蛮在汉族先进生产技术的影响下,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邛部蛮首领招徕汉人耕种土地,收取十分之一的实物地租,称为“蕃租”。封建地主经济已逐步发展起来。与之相适应,政教合一的政治统治形式已朝着“毕” (宗教祭司,相当于彝族后来的“毕摩”)、“苴”(君长)、“莫”(臣)分立的趋势发展。其游牧业仍是经济的主要部门。家庭手工业中,用木棉制成的“莎罗毯”是向宋贡献的主要特产之一,抽纱纺织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与宋之间开展了茶马互市,商业略有发展。嘉定九年(1216),邛部川蛮在大理政权的压力下,臣属于大理。宋末与宋军一起抵抗蒙古军队自云南对四川的进攻。是今四川凉山地区彝族的先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