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邢窑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邢窑分类:【传统文化】 唐代著名瓷窑之一。地处内丘,属邢州,故名。邢窑白瓷与越窑(作坊集中于上虞、余姚、宁波等地)青瓷齐名,胎骨坚实、致密,釉色白润而微微发黄,在当时白瓷中最负盛名,曾作为地方特产向朝廷进贡。邢窑在唐代中期已天下通行。晚唐以后,其北边曲阳县涧磁村白瓷逐渐兴起,工艺极佳,邢窑遂日趋衰微而不再为人重视。 唐朝北方以生产白瓷著名的瓷窑。窑址主要在河北内丘县,唐代内丘属邢州,故名。内丘地区生产最发达,邻近赵州的临城也有生产。内丘邢窑窑址有北大丰、中丰洞、西邱、新城、永固、南岭、白家庄、吴村、北双流、冯唐等地,在内丘县城的南关、西关为主要作坊区,生产粗白瓷、细白瓷、黑瓷、青瓷和三彩釉陶等。河村、张家庄、南关、瓷窑沟等的时代较晚。临城县的窑址有陈刘庄、贾村、澄底、岗头、祁村、西双井、北程村、南程村、解村、山下、西瓷窑沟等。瓷器的品种有青瓷、青黄釉瓷、粗白瓷、细白瓷、三彩釉陶等。邢窑的时代从北齐至宋金时代,盛唐和晚唐最繁荣,工艺水平最高。邢窑以白瓷著称于世,而青瓷及其他品种却鲜为人知。白瓷有粗白瓷和细白瓷。最有代表性的是精细白瓷,器物有碗、盏、盏托、盒、瓶、执壶、罐、 、盘、皮囊壶、风头壶、三足盘、披袈裟的大象等。与南方越窑不同,越瓷精细灵秀,邢瓷浑圆壮美,善于从金、银、铜器及波斯、阿拉伯世界的工艺品中吸取营养,造型规整均匀,气魄宏大。不讲究彩色的装饰,着意使素净的白瓷产生极佳的艺术效果。把端庄典雅的造型美,胎釉的质感美发挥到最高水平,和大唐盛世的时代气质更适应,更协调,比越窑青瓷更能显示时代精神。在白瓷上刻有“翰林”字样,出现在大官僚的墓中,这是供统治阶级上层人物使用的。在大明宫遗址和内丘窑址均发现刻有“盈”字款的白瓷,这是邢窑白瓷进入宫廷,进入皇帝生活圈子的证明。唐朝皇帝在宫廷有自己的御库,一个叫琼林库,一个叫大盈库,专门收藏从全国各地收刮、进贡的金银、彩缎、珍宝。刻“盈”字款的高档白瓷就是向宫廷进贡或专为宫廷烧制的。邢窑白瓷在唐代也作为重要的商品传遍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