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邵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邵基分类:【文化精萃】 埃及著名诗人。生于开罗富贵之家,家族混有阿拉伯、库尔德、切尔克斯、土耳其、希腊血统。1887年毕业于开罗法律学院翻译系,被选派赴法留学,先后在蒙彼利埃和巴黎大学进修法律,其间大量阅读西方名家名作,影响颇深。1892年回国后,在宫中任职,并写诗为王室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歌功颂德,受到宠幸,成为宫廷诗人。有些诗也反映了对英国殖民统治的不满。1914年底,英国人废黜了埃及国王阿巴斯二世,诗人被放逐到西班牙。流放期间,凭吊阿拉伯―安达卢西亚古迹,缅怀阿拉伯光荣历史,追昔抚今,写了不少咏史的名篇。1919年归国后,其诗歌创作倾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时,他已渐置身于人民群众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斗争的潮流中,写诗号召埃及人民继承、发扬祖先光荣传统,跟上时代的步伐,振兴祖国,诗中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他站在阿拉伯全民族的立场上,以民族事业为己任,对阿拉伯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帝斗争都写诗表示同情和支持,认为阿拉伯民族是一个整体,同甘苦、共命运,息息相关,应同舟共济,同仇敌忾,诗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邵基晚年把诗剧的形式引入阿拉伯诗坛,写有六部取材于历史或民间传说的悲剧,有《克娄巴特拉之死》、《冈比西斯》、《阿里贝克》、《莱伊拉的情痴》、《安塔拉》、《安达卢西亚公主》,一部取材于十九世纪现实生活的喜剧《胡达太太》。邵基有诗集四卷,其诗继承阿拉伯诗歌传统,语言凝练、优美、典雅,富于感情和想象,尤工于音律,宜于入乐,为歌唱家和听众喜爱。诗人因其诗歌成就突出,于1927年阿拉伯诗界正式尊为“诗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