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邹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邹衍分类:【传统文化】 即驺衍。战国末哲学家,阴阳家代表人物。齐国人。尝游历诸侯各国,受到尊敬。衍“深观阴阳消息(一消一长,相互更替)”倡“五德终始”说,用春秋战国时代流行之阴阳五行说以解释社会历史之发展变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与王朝兴废,如同“五行”相生相克,环环相扣,循环往复。其研究方法为“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并倡“大九州说”,论证“赤县神州”(中国)乃天下81州中之1州。著有《邹子》48篇,《邹子终始》56篇,皆亡佚。 战国时齐国哲学家,思想家,阴阳家的代表人物。又作驺衍,驺子,齐人。他善辩,学究天人之理,号称“谈天衍”。他以阴阳五行之说,游说韩、燕、赵、齐等国,受到诸侯尊重。晚年为齐国出使赵国,拒绝了平原君要他与公孙龙辩论的邀请,名噪一时。他“深明阴阳消息”,提出“五德终始”说,把“五行”附会到社会变动和王朝兴替上。又以“五行相生”为序,创“月令”“十二记”之门,借此论述天道、世运的变化原因。秦始皇曾用其说以五行纪年。他的学说成为后来两汉谶纬学说的主要来源之一。著有《终始》、《大圣》、《主运》等篇,已佚,《汉书?艺文志》著录《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皆佚。 战国时阴阳家。齐稷下学者。时人号称“谈天衍”。其人思想闳阔,由小推大,由近思远,以为时人儒者所谓之“中国”,“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于是有裨海环之,人民禽兽莫能相通者,如一区中者,乃为一州。如此者九,乃有大瀛海环其外,天地之际焉。”(《史记?孟荀列传》)对于历史之发展,亦上究其原,“先序今以上至黄帝”,“推而远之,至天地未生,窈冥不可考而原也。”(同上)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论著终始五德之运”(《汉书?郊祀志上》)。其说空阔迂远,王公大人多不能行之。然颇尊重其人,在稷下学宫,每冠其首;“适梁,惠王郊迎,执宾主之礼;适赵,平原君侧行撇席;如燕,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身亲往师之。”(《史记?孟荀列传》)著作有《邹子》49篇,《邹子终始》56篇(即《五德终始》※),《主运》,《大圣》,《重道延命方》等,均失传。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