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思肖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郑思肖分类:【文化精萃】 南宋诗人、画家。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思肖”为其宋亡后易改之名,即“思赵”也;“所南”亦有面南追念宋室之寓意。又号三外野人,意同前。宋时,思肖曾以太学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兵南下,思肖叩阍上太后幼主疏,辞切直,忤当路佞臣、不报。遂客呈下。宋亡,隐居苏州。扁其室曰“本穴世界”,以“本”字之“十”置“穴”中,即大宋。坐必向南,以示不忘宋室。更有甚者,每岁时伏腊,必望南野痛哭而再拜,乃返,人莫识焉。思肖工于水墨画,善墨兰,兼墨竹,多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入元,所画墨兰尽花叶萧疏,不画土、根,寓赵宋沦亡之意。其画不妄与人。时有邑宰,欲求画,不得,威胁要增思肖田亩之赋役。思肖大怒曰:“头可斫,兰不可得!”其秉性可见一斑。他曾于友人曰:“此世但除君父外,不曾别受一人恩”,可谓刚介有志。后寄食城南报国寺以终。思肖之诗,与汪元量、林景熙、谢翱等同为南宋亡国悲歌,但其诗却能于悲痛苍凉之中时见傲骨。如《伯牙绝弦图》:“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相传明末时,在苏州承天寺枯井之中,发现了郑思肖的《心史》,虽此说不一定可靠,但却于明代之爱国诗人大有影响,顾炎武就为此而写了《井中心史歌》。郑思肖存世画迹有《国香图卷》等,诗文集有《一百二十图诗集》、《郑所南先生文集》等。研究资料可见厉鹗、马日?辑《宋诗纪事》卷八十(商务印书馆出版)。 宋末元初诗人、画家。字忆翁,号所南、三外野人、一是居士。福州连江(今属福建)人。少为太学上舍生,应博学宏词科,授和靖书院山长。宋亡,寓居平江(今江苏苏州),曾寄食城南报国寺。坐卧不北向,岁时伏腊,便南望哭拜。誓不与北人交接,遇宋臣仕元者,虽至交必与之绝。喜佛老,曾著《大无工十空经》,寓意为《大宋经》。工诗文,多故国之思,以抒其悲愤苍凉之情。擅长画墨兰,草草写疏花简叶而根不著土,人询之,则曰:“地为蕃人夺去,汝不知耶?”曾画兰一卷,长丈余,高五寸许,天真烂漫,超出物表,自题云:“纯是君子,绝无小人。”兼工墨竹,多写苍烟半抹、斜月数竿之景。亦画菊,曾题诗云:“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表现了坚强不屈的傲骨。临终,嘱友书一牌位云:“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传世画迹有大德十年(1306)所作《墨兰图卷》以及《国香图卷》、《竹卷》等。著作有《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又有诗文集《心史》,旧无传本,明崇祯十一年(1638)得自苏州承天寺井中,有铁函封缄,因称《铁函心史》,或曰为后人伪托。今人合编为《郑思肖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