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献甫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郑献甫

分类:【地域文化】

原名存?,因避讳咸丰帝奕

而改用现名,别号小谷,晚年自称“识字耕田夫”。清象州(今广西象州县)人。少时就读于柳江书院(在今柳州市),为金陵伍实生所赏识,曾一度居于伍的幕下。青年时代游学湖广齐鲁江浙之间,见闻殊广,学识渊博。清道光十二年(1835年)举进士,即授刑部主事,才及一年,因不满官场腐败而辞归。40岁以后,从事教书,先后在庆远(今广西宜山县)、桂林、广州、顺德、东莞等地各大书院主讲。后又受知于两广总督劳崇光、广东巡抚郭嵩焘、广西巡抚张凯嵩。老年回桂林榕湖书院掌教,暮年回象州任象台书院山长。从教前后达30余年,弟子众多。著作宏富,诗文并丰,已刊行的主要有:《四书翼注》、《愚一录》、《补学轩诗集》16卷,收各体诗歌2800多首;《补学轩散骈文集》12卷及《补学轩文集外编》4卷,收录平生所作辩议、书状、序记、述传等各类文章;早期诗作《鸿爪集》,曾于道光二十二年(1840年)刊刻成帙,惜今未曾见。此外,还编纂《象州志》、《幽女诗集》,后者收当时名妓林芝云、石碧桃及其他诸史女诗200多首,并撰写《合刻幽女诗集序》。郑献甫出身于地主家庭,政治态度比较保守,对农民起义抱敌对情绪,但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外国入侵,不满清政府的对外妥协投降,对内压迫专制的政策。在哲学思想上,反对形而上学观点和宗教迷信;文艺观点亦颇有见地,崇尚传统的“诗言志”。其友番禺张维屏曾品评道:“因时以寓名,缘情以言志,其韵清越,其格老苍,要皆出于自然,不事规仿,故能卓然成家,如其人之潇洒出尘,不可以世网羁也。”(《续刊补学轩诗集》)堪称是一位声华遍及岭表的经师和诗人,在岭峤壮族古近诗人中,是卓然独立的大家;即使置于19世纪中期的整个中国诗坛,也是一颗光华灼灼的大星。

教育家、学者。原名存?,字小谷,号白石,晚年又号识字耕田夫。广西象州县人。壮族。清嘉庆二十年(1815)入柳州书院读书。道光五年(1825)中举,十五年举进士,官至刑部主事。后辞官回乡,从事教育10余年,先后任庆远德胜书院、桂林榕湖书院、秀峰书院、广州越华书院、顺德凤山书院、象州象台书院、柳州柳江书院等处主讲。著有《四书翼注论文》12卷、《愚一录》12卷、 《补学轩文集》6卷、 《补学轩文集外编》4卷,另有诗集23卷。其学术思想以孔孟之道为基础,对农民起义很反感,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亦颇不满,富有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思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