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郑玉分类:【文化精萃】 元代学者。字子美,号师山,学者称师山先生。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自幼聪敏好学。年青时父在淳安(今属浙江)做官,他在那里结交了一批陆学信奉者,因而深受陆学影响。后随父回徽州,读朱子之书,学朱子之道,便又信奉朱学,研精六经,深于《春秋》。他举进士不中,遂绝意仕进,勤于著书、授徒,讲学于师山书院,学者门人受业者众。1354年(至正十四年)元廷授以翰林待制、奉议大夫,他托病谢辞不就。1357年(至正十七年)朱元璋部将邓愈率兵入徽州。次年,以“不事二姓”为辞拒绝归附,于是被囚于室,后与其妻同自缢而死。 其伦理思想“继草庐(吴澄)而和会朱、陆之学”,并偏重于朱学,是由陆入朱的人物。他推崇周敦颐、二程和朱熹,认为“朱子尽取群贤之书,析其异同,归之至当,集其大成,使吾道如青天白日”。(《师山文集?与王真卿》,下同)但亦并不反对陆学,认为陆学“简易光明之说,亦未始为天见之言也。”指出:“宗朱则毁陆,党陆则非朱”的学术风俗“殊非好气象”。主张朱、陆本旨相同,学者应注意取长补短,而不是“未知本领所,先立异同。”主张在道德修养上,应采取“居敬穷理、内省自求”的方法,穷理,内省必须通过日用进行,方能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使帝王之治可复,成为古代圣贤式的理想人格。著有《师山文集》十八卷。生平事迹见《元史》卷一九六。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