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郦道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郦道元分类:【文化精萃】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鹿(今属河北)人。少好学,博览奇书。历任东荆州(今河南唐河县)刺史、河南(今洛阳)尹、御史中尉等职,以执法威猛严峻著称,为权贵豪强惮恨。孝明帝时,主持改边镇为州郡建制。孝昌三年(527),为雍州刺史萧宝夤杀害于阴盘驿亭(今陕西临潼东)。曾博览史地书籍,喜爱游览,足迹遍及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内蒙等地。每至一处,留心水流地势,探溯源头。积多年所得,以三国时《水经》为底本,撰成《水经注》四十卷。该书记述1252条河流,凡三十余万字。参阅诸史、地记、杂著437种,以水道为纲,详细记述了所经地区的地理变迁沿革,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文等情况,涉及有关历史事件、人物、名胜古迹、风俗物产,甚至神话传说。其内容包括沿革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各方面,是我国六世纪前最全面而又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地理不可多得的资料。对该书的研究,现已形成国际性的专门学问―“郦学”。书中还记录了不少汉魏间的碑刻,今多不传。《水经注》既是一部地理巨著,又是一部颇有特色的山水游记,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文笔雄拔隽秀,不拘散骈,或用白描,或施重彩,疏密有致,别具一格。如《巫峡》、《龙门》、《大明湖》等,写得尤其生动翔实,隽永传神,祖国壮丽山川跃然纸上,给人以美的享受。对后世作家也产生深广影响。唐李白、柳宗元及宋苏轼,都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苏轼《寄周安孺茶诗》云:“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续。”今本《水经注》以近人杨守敬的《水经注疏》、熊会贞的《水经注图》较好。另著有《本志》、《七聘》等文,早散佚。《魏书》、《北史》有传。 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祖居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县),幼年随父移居山东。好学博览,文笔深峭。在各地“访渎搜渠”,留心观察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40卷,为有文学价值之地理巨著。书中记述了1250多条大小河流,是公元6世纪前我国最全面而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官御史中尉,执法严峻。后以关右大使,被雍州刺史肖宝寅杀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