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若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郭若虚

分类:【文化精萃】

宋代书画评论家,字号不详。太原(今属山西)人。宋真宗郭皇后侄孙,仁宗弟相王赵允弼的女婿,(熙宁三年)1070年任供备库使,后任西京左藏库使,1075年(熙宁八年),以文思副使之职出使辽国。他的父、祖对于书画“鉴别精明”,家藏书画较富。其自幼博览群书,广读画史画论,曾编著成《图画见闻志》。此书自五代至熙宁七年而止共六卷。“分叙事、记艺、故事拾遗、近事四门。”其实是由史论、画家传、画事汇编三个部分组成。举一百五六十年间名人艺士流派本末,论之具见赅备。第一卷《叙论》部分,包括16篇短文,论述绘画的规鉴作用,表现不同人物神貌和物象特征的制作楷模,以及“版”(板),“刻”、“洁”的用笔三病等;并阐述五代、北宋初李成、关仝、范宽北方三家山水和黄鉴、徐熙两家花鸟画派的渊博和特点,兼从画科盛衰纵论古今优劣(佛道人物近不及古,山水花鸟古不及今)等,集中地表现出作者对绘画艺术的理论见解和主张,他对谢赫的“六法”,作了重要的发挥。认为“六法”乃是画事的根本大法,是“万古不移”的。特别是其第一条“气韵生动”更是精髓。他还把作家的人品与创作才能联系在一起,并认为人品高低对创作起决定作用。强调“意存笔先”的思想,指出绘画风格的不同是由于生活环境不同造成的。第二卷至第四卷为《记艺》,载唐会昌元年(841)后至北宋熙宁七年233年间画家284人小传,作有详论,但仍有部分著名画家遗缺。末2卷为《故事拾遗》和《近事》,用书编写方法,专录画坛遗闻轶事。是继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之后一部重要的绘画断代史著作。

北宋画史学家。并州太原(今属山西)人。真宗郭皇后侄孙,仁宗侄婿。熙宁三年(1070)累官供备库使,次年任辽国使节接待官,与辽副使邢希右纵论书画。后为左藏库副使、泾州通判。七年冬,为贺辽正旦副使,次年还朝,因行者遗失金酒器及叛逃事,降一官。祖、父两代酷爱书画,家富收藏。其博览群书,见闻广博,有感自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后无完备绘画史,乃总结前人成果,结合自己见闻,著成《图画见闻志》6卷,记载唐会昌元年(841)至北宋熙宁七年(1074)间绘画发展史,反映了唐末至北宋中期的绘画发展面貌,体例赅备,深得画旨,马端临称为“看画之纲领”,在中国绘画史上有重要地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0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