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配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配享分类:【传统文化】 亦作配飨。古代帝王祭祀祖先时,以功臣附祭。又先圣先哲祠庙,亦有其他贤哲附祭。汉代祭功臣于庙庭,汉魏时已有孔子祠庙。自南北朝以后,典籍已常用配享(配飨)一语。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有“魏氏配飨,不及荀或”。唐代杜佑《通典》卷53《太公庙》:“大唐开元十九年(731)四月,两京及天下诸州各置太公庙一所,以张良配享。”至宋代祀孔子,始有配享、从祀之别,即以颜渊、曾参、子思、孟轲为配享,以闵子骞、冉伯牛等十哲为从祀,次一等。明代初年,列亲王、劝臣位于太庙配享,并特立功臣庙于鸡山,论功列祀21人。直至清末,均有配享之制。 孔?爹祭的第一等。?高祖?邦咿?,祭祀孔子,首以?回配享,魏正始二年(241)?王曹芳因初通《?遮》,遣官致祭??,也以?回配享孔子。唐?章元年(668)命以?回、曾?配享,檫元八年(720)以十哲爹祭後,?回?十哲之首,曾?位列十哲之後。宋元赜七年(1084)又以孟子配享孔?,位於?回之次。崇?三年(1104)增王安石配享,位於孟子之次,建康元年(1126)因右智阻大夫??上言王安石?戌荒?,?朝廷允准削去王安石配享。南宋咸淳三年(1267),度宗命增曾?、孔?配享,始成四配之名。??曲阜?蒙古?钌?,至元延钓三年(1316),御史中丞邝世延上言,孔?南北祭顿不宜有?,曲阜孔?才有四配之韵。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