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酒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酒楼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正店”。宋代大型豪华酒店。当时城市饮食业十分繁荣,一些大都市中除比比皆是的大小食店外,还有颇多豪华酒楼。据记载,北宋开封城中的酒楼有72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白矾楼(后改名丰乐楼,又名樊楼)、仁和店、八仙楼、长庆楼、会仙楼等。南宋临安的酒楼,官办的有和乐楼、和丰楼、春风楼、太平楼等11家,民办最著名的有熙春楼、三元楼、赏心楼、花月楼等18家。这些酒楼装饰华丽,待客周到,饮宴时还有歌妓作陪,皆是达官显贵经常光顾的地方。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酒楼》载:“凡京师酒店门首,皆缚彩楼欢门。唯任店入其门,一直主廊约百余步,南北天井两廊皆小阁子,向晚灯烛荧煌,上下相照,浓妆妓女数百,聚于主廊?面上,以待酒客呼唤。”宣和时,白矾楼“更修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用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临安酒楼效汴京成俗,亦皆装饰店门、厅院、廊庑,“花木森茂,酒座潇洒”,命妓歌笑,一如旧时。各酒楼除供应各种名菜佳肴外,还自酿美酒,如汴京丰乐楼的“眉寿”、仁和店的“琼浆”、会仙楼的“玉醑”、八仙楼的“仙醪”等,皆是闻名于世的佳酿。 中国古代供饮宴卖酒的专门建筑,又称酒肆、酒舍、酒店。宋代酒店与食店有别,食店又称饭庄或食肆,清代大店集酒、食于一体,小店则二者分开。中小型酒食店建筑,多沿街巷或河道设置,江南地区常置于桥头路角,由一主体建筑加单坡的披檐和平顶拍子组成,临水的向水面悬挑。大型酒楼饭庄,有楼房型、宅邸型和花园型三种。楼房型,多为二层至三层楼房,楼下是散座,楼上分隔小室,楼梯不设在明间。宅邸型,店内有若干院落和厅堂,廊庑多为单间阁子相连,庭院上部罩以天棚,下设散座,大宴会时可在院中设戏台演戏。花园型,流行于江南地区,修园林以设店,植有花木树草,建有亭榭轩馆,在观赏中饮宴,在饮宴中观赏。 宴饮场所。大致出现于西周,最初属官家。春秋时,吴王夫差得到西施,筑“高三百丈”的“姑苏台”,与她游宴其上。西汉刘邦在“歌风台”上宴请文武群臣。曹魏时官家酒楼也叫“青楼”,曹植就有“青楼临大道”的句子。这种临道的“青楼”,已不是专供帝王将相聚饮的场所,而是由官府经营,一般官员、士子、路贾都可登临酤饮的了。南北朝时期,私人酿酒者增多,酒楼逐渐兴盛起来。宋代,城市酒楼星罗棋布。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绘有许多酒楼。宋代酒楼分类也很细,据《古杭梦游录》载:酒店分“酒肆店、宅子酒店、花园酒店、直卖店、散酒店、庵酒店、罗酒店”等多种。到了明清,酒楼不仅数量多,而且规模也很大。当时南京城“大街小巷,合并起来,大小酒楼有六七百座,……到晚来,两边酒楼上明角灯,每条街上足有数千盏,照耀如同白日”。(《儒林外史》第二十四回)现在的酒楼,已成为人们饮酒娱乐的主要场所。酒家 参见“酒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