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酱釉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酱釉分类:【传统文化】 亦称“紫金釉”。宋瓷高温颜色釉品种之一。系以呈色元素氧化铁和氧化亚铁总量高达5%以上的釉料,施于瓷器坯体后经高温烧成。因釉呈深褐黄而近似芝麻酱色,故名。源于宋代,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从工艺上看,或认为是黑釉烧过了火而呈现酱色。但其普遍出现当有其他原因,似与当时社会风尚有关。从定窑、耀州窑、吉州窑、当阳峪窑等烧成的酱色釉看,其釉面色泽都很匀净,犹如仿酱色漆器,当系有意识烧制而成。定窑酱釉器文献中称为“紫定”,有“价高于白定”之说。除纯酱色釉以外,吉州窑产品还有酱褐地白花和白地酱褐花等。酱釉品种在明初为景德镇窑所沿烧,并流行于清代顺治、康熙及乾隆时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