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采珠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采珠

分类:【传统文化】

?人主要生产活动之一。宋时不少?人赖此为生。其采珠的场所,在离海岸数里至数十里的海上,或海岛附近。?人把某一采珠区域称为珠池,一般都给予固定名称,如廉州合浦(今属广西)一带水面,共有十余池,有灵绿、囊村、旧场、条诸名,其中断望池在远离海岸的海岛附近,以出产大珠而著名。?人采珠要带足干粮,会聚十几只大船共同前往,环池停泊,用绳缚大石,定至海底。然后用绳索系住人腰和竹篮,用黄蜡塞耳,闭气下潜数丈,甚至更深,拾蚌于篮中。气迫便急撼绳,船人急忙收索,人随绳上,出海时或已晕死过去,天寒则灌以苦酒,久之始?。时遇恶鱼,危及性命,或至残废。但采得珍珠,还时被交趾海盗抢掠。珠熟丰年,?人也不善为价,常被黠商以升酒斗粟而易珠数两。商人得珠后,分为品等,经数手而贩至都城,获利超过几十、百倍。官府和豪强也常强行役使?人,以收暴利。

黑龙江、松花江、牡丹江中河蚌出产名珠,史称“东珠”,又称“北珠”,远在渤海、金代就是皇家贡品。东珠色洁白,圆润晶莹,直径约半寸,小的如黄豆状。清代时,乌拉打牲衙门专设珠轩,专门管理采珠事宜。

每年农历四月至八月,是采东珠的好季节。女真人采珠方法很独特,采珠时成群结队,乘坐独木舟,来到河汊幽谷。捞取河蚌需潜入水中,采珠人都是潜水能手,一口气扎入水中,能捞上一二十个河蚌,放入箩筐,然后换气,再扎入深水捞河蚌,等到满筐,上岸倾倒,烤火暖身,再入水中捞取。岸上的妇女、儿童便逐一敲开河蚌,寻找东珠,有时敲开一二十个、甚至上百个河蚌,都得不到一颗珍珠,可见珍珠是多么珍贵。如得到东珠,便放入鱼皮袋中,装入桦皮匣中,以备交易或作为贡品。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以后,曾允许各贝勒派出各自的阿哈 (奴隶)到乌拉地方打牲,其中主要就是采取东珠和挖参,所获之物,各归其主,这为私采。到天命八年,后金政权取消分散打牲的旧制,改为集中采捕,所获物品,按“八分”分取。乌拉打牲衙门的管理制度,到顺康年间,已臻完备,设立了33个珠轩,每个珠轩有打牲丁20~26名,设正副头目两名,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珠轩增至65个,每个珠轩岁征东珠16颗,满族的采珠业此时已推向了顶峰。

此时采东珠的礼俗更加隆重,出发采珠时,珠轩达身穿朝服,高坐在有彩棚的轿船里,率领着一大批采珠威呼,装着粮肉、采珠器具,浩浩荡荡行进在松花江、辉发河等盛产珠蚌的江河中,遇到河口、高山、古树都鸣锣、击鼓、摆香供、燃鞭炮。采珠船队到了采珠的地方,先扎营盘,选好水场,船队停靠河边,搭锅立灶,焚香叩头,祭拜河神。采珠那天,江边点起大火堆,打牲丁全上了采珠船,不管天气多冷,都得赤身露体,半蹲跪在船上,盯着珠把式,珠把式站立船头,顺水直下,他根据水流和浪级,就能准确判定水下藏着什么蚌和蛤。如他发现了水下的蚌和蛤,立即把长杆往河底一插,船马上停住,打牲丁们跨下兜一块软皮,憋足一口气,按顺序一头扎入水中,潜到插杆的地方摸捞蚌蛤,摸到后立刻跳出刺骨的江水,烤火、喝酒,取暖后再下河捕捞。所得蚌蛤,全由珠把式手持尖刀,在船上当着珠轩达的面,开蚌取珠。得珠后,先放入净水碗中,后集中放在吉林将军府印制的纸袋里,封固注明。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