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钓钩捕鱼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钓钩捕鱼分类:【中国民俗】 是在丝线上悬钓钩,钩上置食饵或不置食饵,引诱鱼来吞食咬钩而不得脱的捕鱼方法。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垂钓、甩钓、放游丝钓、划勾、卡子钓等。 垂钓。是用一支竹竿,尖端悬一结实的细丝,中间绑一能漂在水面的浮子,顶端绑一钓钩。钓钩根据各种鱼的大小、唇形、习性不同而构造不同,有的较短而宽,有的较窄长,有的有倒钩,有的无倒钩,有的粗,有的细,一般有鲫鱼钓、黄踬钓、鳝鱼钓、游鱼钓等。钩上可置蚯蚓小虫为诱饵,有的还在垂钓处撒上一些豆饼、米糠饼、酒泡米之类的食物打窝,引鱼聚集。垂钓者坐在水滨或船上,将钓丝伸出至水面,让钓钩沉入水中,然后耐心等待,盯着浮在水面的浮子。当浮子往下沉时,说明有鱼咬钩,便迅速提起钓竿,将鱼提至岸上捕捉。过去有以此为业者,属于生产活动,现在许多人以此作为娱乐体育活动,更有一些人为了搞关系,开车请客到养鱼场钓鱼,盛情招待,走时带鱼,形成一种公关行为。 甩钓。工具与垂钓相同,不用浮标,钓时不断快速将钓钩甩向鱼群,又快速地甩回地上。用这种方法主要是钓浮在水面上的油 鱼,因为它们嘴小,不会吞钩,只要它们一咬食,便快速地将它们提起甩到岸上来,任其落地,暂不拾取,抓紧时间连续甩钓,最后一起捡鱼。 游丝钓。又称“流勾钓”或“滑钓”。在长长的丝线上系上许多带倒须的钓钩,每根线上不少于百钩,两钩相距两三寸,晚上,划船施放于流水中,不需上饵。两端设法固定,中间丝绳随流水摆动,故称“游丝钓”。鱼儿被钩住后,有倒须挂住,不能逃脱,第二天清晨,渔人划船收钩摘鱼。 划勾。将丈余长的竹竿头部劈开成七至九片,编成大如蒲扇的掌形,在“掌指”上每距3寸系一根锋利的流勾钓,一根“指”上系三四根,共30余根。严冬时,渔民站立船头,用它作桨划船,勾尖朝下向水底不断划扫,水底的鱼鳖一旦被勾尖碰上便难逃脱。 卡子钓。俗称“卡子”。将竹枝除去叶子,削成尖锐的竹针,用水煮沸二三十分钟以增加韧性,用细绳拦腰绑住,系在一根长粗绳上,组成一长排。竹针两端用力捏拢,用煮泡后再晾干的芦苇管剪成的小环套住,松手后竹尖略弹开绷抻苇管,留下一个小孔刚好塞进一粒稻谷。夏秋之际,划船将绑上竹卡的长绳放置于鱼类回游觅食区。鱼类吞食谷粒,则连卡子吞下。卡子进嘴后,因触动而抻破芦苇管,竹签弹开,尖端扎进鱼鳃,不得逃脱。投卡取卡时间一般是夜投晨取,或晨放下午收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