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钱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钱曾分类:【传统文化】 清代藏书家。字遵王,号也是翁。江苏常熟人,钱谦益族曾孙。有述古堂藏书室。钱谦益绛云楼被火焚后,其部分藏书曾传于述古堂。编有《述古堂藏书目》,收书2295种。晚年有也是园藏书室。将《述古堂藏书目》与后来所得的书合辑编《也是园书目》,共收3800余种。择其珍贵者,撰《读书敏求记》。该书为题跋名著,对版本有独特见解,提出从古籍版式、行款、字体、刀刻与纸墨颜色定雕印年代,从祖本、子本、原版、修版定版本价值。当时此书稿曾秘藏于枕中,不轻易示人,雍正丙午(1726)刊行问世。收书600余种,记载各书形成过程、内容梗概以及流传过程,或论某书优劣得失,颇有见地。 清初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字遵五,号也是翁、别号贯花道人。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钱谦益之孙。他少时随父读书和游历,帮助父亲收藏和整理图书,后又协助祖父收集和整理图书,学到了收藏校勘图书及读书治学的本领。“降云楼”藏书被焚后,烬余之书及部分诗文稿由他收藏。17岁,父亡,他继承了父亲一生收藏的大批图书,开始了自己的收藏事业,藏书达30多年,自称“食不重味,衣无完彩,摒当家资,悉以藏书。”藏书数十万卷,最喜爱宋版书,简直到了如痴如迷的地步。因而被朋友称为“佞宋刻”(即“宋刻迷”之意)。与吴伟业、顾湄、金俊明、叶树廉、陆贻典、曹溶、毛?等诸学者和藏书家交往,常向他们借校、借抄善本珍籍。其抄书所用纸墨精良,抄本质量之高,可同著名的毛晋汲古阁影抄本媲美。所抄之书,都严加校勘,仔细更正讹误。他认为能理解和认识图书,才是真正爱书。真爱书,才能真懂书,也才能收集到好书。“真好与真知实难其人。是必知之真而后好之始真;然好之,既真,不造于真知者,吾未之见也。”视图书比官职、金钱更贵重。其藏书质量是当时许多藏书家所难以同其相比的。并将藏书编成多种书目,流传至今的有《也是图书目》、《述古堂书目》和《读书孜求记》三种。三本书目体例、详细各异,又各有其长。《也是图书目》收书三千八百余种,仅记书名、卷数,便于稽查藏书。《述古堂书目》收书二千二百余种,另于书名卷数外载册数和版本,便于求书。二目凡十二卷,分经、史、子、集、三藏、道藏、古今杂剧七类,收录宋元刻本及其他善本甚多。又根据两目中珍秘本,另撰《读书敏求记》,四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有解题的善本书目和版本学专著,收录藏书精华六百三十四种,专记宋元精刻。对图书的次第乏缺、古今异同均加标明和注释,书中提出从版式、行款、字体、刀刻、纸墨等定雕印年代,对书中缮写、刊刻质量多有论述,但对考证不够。他把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书名下注明卷册及版本,并有解题,每种书的解题详细记载了该书版本情况,及对作者的评论,尤其注重版本考订,详述书之源流及缮刻之异同。开版本解题目录之先,对后世善本收藏和善本目录研究影响很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编撰,也受到了它的影响。去世后,藏书大部分归于秦兴、季振宜。著有《吾炙集》、《交芦判春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