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钱槿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钱槿分类:【文化精萃】 五代吴越国的建立者,公元907―932年在位。字具美(一作巨美),小名婆留。杭州临安(今属浙江省)人。少任侠,亦无赖,不喜事生产,以贩私盐及掠夺为业。乾符六年(879)黄巢军过临安,钱槿为石镜镇将董昌稗将,以计赚黄巢军,使不攻临安。董昌于杭州八县每县召募千人为一都,时谓之“杭州八都”,任钱槿为都指挥使。中和二年(882)越州观察使刘汉宏出兵二万谋取浙西,被钱槿击败,刘汉宏易服以遁。光启二年(886)钱槿攻破越州,乃奏昌代汉宏,使董昌自杭州徙驻越州,槿自居杭州。光启三年(887)僖宗任董昌为越州观察使,钱槿为杭州刺史。景福二年(893)任槿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驻杭州,有兵十三都,势渐强,为浙西强镇。乾宁二年(895),董昌于越州称帝。唐昭宗任槿浙江东道招讨使,令攻董昌。次年,攻破越州,俘董昌,归杭州路中,董昌投水死。唐任钱槿为镇海(浙西)镇东(浙东)两军节度使,赐铁券,恕九死。后梁开平元年(907)梁太祖(朱全忠)封钱槿为吴越王兼淮南节度使。钱槿据有浙东、浙西十三州土地,地小兵弱,受吴国威胁,因此,吴越国始终对北方统治者表示恭顺,称臣纳贡,借以牵制吴国。钱槿在杭州近四十年,税繁敛重,小至鸡鱼卵?(鸡雏),尽皆纳税,剥削残酷。他自己则在临安故里兴造第舍,穷极壮丽,大造台榭,版筑斧斤声昼夜不绝,穷奢极贵。《新五代史》评说钱氏据两浙,“百年之际,虐用其人(民)甚矣。”当不为过。为保护杭州城,钱槿自六和塔至艮山门修钱塘石堤;凿石填江,平江中罗刹石;为阻海潮内灌,造龙山、浙江两闸。还注意兴修水利,自嘉兴松江沿海滨至太仓、常熟、江阴、武进,一河一浦,随造堰闸,可蓄可泄,不畏旱涝。两浙农业,愈益发达。民间称钱槿为“海龙王”。传见《旧五代史?世袭列传》及《新五代史?吴越世家》。 五代吴越国王,杭州临安(浙江临安县) 人。父名宽,农世务农。据传,钱槿刚出世,其父欲将其投于井,祖母救而得免,因而小字婆留,婆留井由此而得名。钱槿少拳勇任侠,及壮无赖,不喜事生业,犯禁贩盐。唐乾符二年(875),镇将董昌募乡兵,以槿为偏将。后以军功,不断升迁。公元893年,唐昭宗任槿为镇海节度使,驻杭州。896年,得越州,拜为镇海、镇东节度使。907年,后梁封其为吴越王,拥有十三州之地。自定年号,百僚、官署、宫殿名称,与皇帝无异,唯名义上臣于中原王朝,借此与周边势力抗衡。钱槿穷奢极侈,改其乡里曰广义乡勋贵里,改临安为衣锦军。在故里兴造宅第,穷极壮丽。910年回乡时作《还乡歌》: “三节还乡兮挂锦衣,父老远来相追随,牛斗无孛人无欺,吴越一王驷马归。” 在他统治时期,赋役苛繁,民不堪命。同时也做了一些好事: 他修筑了钱塘江石堤,阻挡海潮; 凿开了钱塘江中巨石,便利航行; 在河浦广修堰闸,使农田不畏旱涝,农业生产有所发展。932年三月,钱槿以疾终,年八十一,在位四十一年。后唐明宗令所司定谥曰武肃,仍以王礼葬。应顺元年 (934) 葬于衣锦乡。民间则称为钱太祖,而史所不载。昭懿夫人陈氏,卒于清泰初。庄穆夫人生子十三人。钱槿亲子三十八人,史传有名者三十三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