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铎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铎舞分类:【传统文化】 汉、魏晋时舞蹈。源于民间,后被宫廷吸收,用于王侯贵族宴享娱乐。铎,大铃。舞者数十人俱起相随,执铎而舞。晋代傅玄《铎舞曲?云门篇》:“振铎鸣金,近大武。……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隋代将“铎舞”与“砝舞”、“巾舞”、“拂舞”并称“四舞”,舞者已不执铎(见《隋书?音乐志下》)。唐代将“铎舞”列入清商乐中。 汉代著名宫廷乐舞。铎是一种锤形的军中传令工具,用铜铸制而成。外形似钟,上面有纽或柄,里面用绳系着一块木质或铜质的舌,用手执着纽或柄,抚动发声。《周礼》: “以金铎通鼓”。文事振木铎 (木舌之铎),武事振金铎 (金舌之铎)。舞者持铎而舞,近似大武 舞时“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铎舞的汉曲古辞有 “圣人制礼乐”一篇,因为声辞杂写,已经不能解读。魏朝铎舞曲名为 “太和时”。晋时铎舞曲名为 “云门篇”。 汉魏晋舞蹈。用于宴享。舞者执铎(大铃,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或有战事时用)而舞。属武舞类,晋傅玄《铎舞曲?云门篇》,“振铎鸣金,近大武……身不虚动,手不徒举,应节合度,周其叙”。至隋代,与《巾舞》、《拂舞》、《砝舞》并称“四舞”;至唐,旧入清商乐中。古代舞蹈有许多流变,如在隋代虽仍称《铎舞》,却不执铎了。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