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铜器纹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铜器纹饰分类:【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从很早的古代起,就劳动、生息、繁殖在这块广大的土地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青铜器这一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明珠,以其品类繁多,花纹精美著称于世,在世界美术史上独树一帜。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我们的祖先已发现了铜,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找到了一件半圆形残铜片。经鉴定系黄铜。1975年在甘肃东乡林家马家窑类型遗址中出土了一件铜刀。经鉴定其成份为青铜。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青铜器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表铜冶铸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和使用了青铜生产工具、礼器、兵器、乐器、车马器等,大大提高了生产力。 青铜器的纹饰,在陶器纹饰的基础上,受其影响,得到发展。1977年在青海贵南尕马台齐家文化墓葬中,出土了一面铜镜,镜背饰有三角形图案,以三角纹折转成圆周,中心衬成七角星形。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出土的齐家文化时期的铜刀残柄,上面饰有简化的三角纹。这些与龙山文化晚期陶器上的三角纹很相象。河南偃师二里头出土的夏时期的铜爵等器,一般无花纹。由此我们知道,早期的青铜器上很少有花纹或无花纹,其花纹图案常受陶器纹饰的影响。 商代青铜器的纹饰才得以发展。早商时期,以郑州二里岗期为代表,铜器上多为粗犷而抽象的兽面纹。其花纹比较简单,线条比较粗笨,这与青铜铸造工艺的幼稚期是分不开的。早期青铜器的纹饰多为单层,少有多层的。一般没有地纹,通体纹饰的器物很少见。一般容器上的纹饰作带状,常见的饕餮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也有用人体纹作为装饰的。双夔合成的饕餮纹,尾多半上卷,也是其纹饰的特点。1971年河南郑州出土了一对铜方鼎,花纹质朴,器表饰有饕餮纹和乳丁纹,即是这一时期青铜纹饰的典型代表。 晚商时期,青铜器的发展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史上达到了高峰。其特点是铜器纹饰多为细致繁密的抽象兽面纹,形成了繁缛富丽的新风格。晚商早期花纹结构比较复杂,线条显得秀丽,双层花纹极为多见,甚至出现了三层花纹,改变了早商一层花纹的单调状况。底纹常以云雷纹衬地,双夔合成的饕餮纹尾部上卷者渐少,下卷者渐多。新出现的花纹有三角蕉叶纹、蚕纹、蝉纹等。晚商中晚期铜器的花纹,兽面纹形象化,鸟纹、蝉纹开始盛行。饕餮纹、夔纹变化很大,双夔合成的饕餮纹尾部大多下卷,三层花纹非常流行。一般均用云雷纹衬地。这一阶段青铜器纹饰呈现出一种蓬勃的景象,抽象的图案迅速转化为形象特点很具体的图案。纹饰品种急剧增加,竭力追求怪异谲奇,在同一件器物上往往饰有各种动物纹饰,相当密集,可多达二十余种。追求神秘和繁缛,是晚商时期青铜器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反映了人们对自然崇拜而产生的神秘和肃穆的心态。青铜器纹饰的丰富多彩,和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是分不开的,铸造工艺为青铜器花纹的瑰丽多姿创造了条件。 西周时期,铜器花纹依然继承了商代的作风。饕餮纹、夔纹、鸟纹仍很流行。把许多神异动物集合为一体的繁缛纹饰被承袭下来。到了西周中期,饕餮纹逐渐减少,鸟纹仍盛行。以动物形象为主的花纹逐渐被分解和图案化。这时开始出现了窃曲纹,它由卷曲的夔纹变化而来,失去了原有的整体形象。西周晚期最常见的重环纹,是截取龙蛇躯体上的鳞甲形成的简单图形。夔纹、鸟纹逐渐绝迹,饕餮纹已变小,只作为器足上的装饰。而窃曲纹、重环纹、垂鳞纹、变体夔纹等则特别盛行。这一时期最后完成了各种兽体变形纹饰。比较自由的连续结构代替了兽面纹的对称构图。兽体变形图案,使铜器纹饰在纵横的各个方面产生了较为活泼的效果。 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纹饰由抽象的变形图案,再一次趋向形象化。青铜器纹饰的精雕细琢,是人们追求的效果。各种形象化的交龙纹或蟠龙纹大量使用,并极力追求纹样结构的精丽和微型化。印模的使用使人们很容易地在外范上翻印出极规格化的花纹。印模新技术的出现节省了刻模时间,又容易取得艺术效果。这时的纹饰多属纯装饰性。新的几何变形纹或半几何变形图案应运而生。从而使青铜工艺发展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随着宗教意识的淡薄,人们更多地关注青铜器的装饰艺术。这时最盛行的花纹是蟠虺纹或蟠螭纹,多蛇或多龙互相蟠绕,构成细密的宽幅画面,满布于器身各部。曾侯乙墓出土尊盘,通体饰有极为纤细的立体蟠虺纹。层次繁复,令人赞叹不已。这时期铜镜上的花纹与铜器上的花纹有较大差异,形成特有的风格。镜背上出现了错金银、镶嵌玉石等金属工艺,使变化较多的花纹更加丰富多彩。战国时期,日用铜器增多,转向规格化和朴素的作风,素面铜器又多有发现。 秦汉时期,铜器纹饰继承了前代规格化和朴素的作风,多器多为素面。陕西临潼出土的铜车马,通体有彩绘,车上花纹以简单的云气纹和菱形纹为主。河北满城出土的汉代铜器中,只饰有错金的云气纹。这一时期只有铜镜的纹饰有所发展,变换着花纹的内容。汉以后,铜器慢慢被其它器物所取代。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