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锁首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锁首饰分类:【风俗文化】 广西壮族女子在隆重场合所穿的服装式样和装饰可谓是特色独具,尤其是形似“枷”、“锁”的首饰,包括发簪、项圈、项链、耳环、手镯等,大多为银制的,重量达500克以上。 相传在宋朝,狄青率兵南征今广西一带,队伍中有个小后生与当地一壮族姑娘相爱结婚,十分恩爱。不久,狄青要班师回朝,规定军中不得携带家属。两人难舍难分,便到庙里对神立誓。 丈夫说回朝后,一定回来团聚。若负心就被刀砍头,箭穿心,马踏死。妻子说一定等他回来,若负心就披枷戴锁,吐血而死。 三年后,小后生音讯皆无,姑娘的父母劝她到歌圩,另寻意中人。但姑娘宁可空守一生也不愿背负誓言。 又过了三年,小后生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姑娘的父母非常焦急,猜测这人一定死了,劝她不要空等。并出了主意,让女儿在肩上披用布缝的枷,颈上戴用银块打的圈锁,每天嚼蒌叶红藤当作吐血。姑娘起初不愿意,但后来劝说得多了,又想到父母将来要有个依靠,最后决定再等最后一年。一年后,小后生仍一点儿消息都没有,父母就给她披上布枷,戴上银锁,又拿来蒌叶让她咀嚼。春天,姑娘终于去了歌圩,另找意中人。 此后,壮族女子觉得此种打扮很有特色,便纷纷仿效起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