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闽西地区民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闽西地区民居分类:【中国民俗】 闽东较有代表性的古民居有廉村等。廉村不但因薛令之成为闽中进士第一人而声名大振,古民居也颇有特色,其保留的多具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如进士府第和陈氏宗祠等。宗祠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规模较大,坐北朝南,由连接古戏台的门楼、正厅、后堂和两厢组成。正厅面阔五间、进深五间,柱径达50厘米。悬山顶的门楼外有4个旗杆石,为古代宗族科举出仕竖旗杆的习俗遗存。又如陈松住宅,由门楼、两厢、天井、正座等组成,中轴对称,也具明清古建筑风格。闽东地区的普通民居一般也是以厅为中心,左右厢房有四、六甚至八间的,称为“四扇屋”、“六扇屋”或“八扇屋”。一些地方民间往往还在房子的两侧加盖披舍,主要用以养猪或堆放柴草杂物等。 旧时闽西地区的民居既有传统的三合院式或三开间的旧式建筑,又有八间头的普通民居。三合院式民居中间有上下厅,两侧横屋左右对称,前后、左右各有天井,厅与厅之间有厢房。规模大的前有坪,后有园,四扇大门,还有门楼。厅两侧间为寝室,厅堂平时主要为用餐、会客和年节祭祖之所。横屋多用来做厨房、禾仓或放置农具、家具等杂物。浴槽多在屋内,猪牛栏和厕所则在屋外。三开间即中一间为明间和门,左右各一间为塾,门外有屏,即照墙;门内为庭,即院子。主体建筑由堂、室、房组成,堂居前东西两墙称“序”。堂前有阶,室在堂后,要入室必先过堂,此亦即“登堂入室”之格局。这类建筑在连城、永定等地民间尚可见到。八间头大致是普通民众的民居,一般为二厅四间两厢房,中为中井。民国《永定县志》卷21所谓的“屋不逾三堂、五间、七架”,是闽西民间普通民居建筑的基本形式。畲民住屋则多是竹篱茅舍,间有土屋居所者。由于闽西盛产木材,各地民居大多是木或砖木结构,也有土木结构的建筑。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