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陆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陆贽

分类:【文化精萃】

唐政论家、文学家。字敬舆。苏州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人)大历八年(773)进士及第,年仅十八岁。又连登博学宏词科与书判拔萃科。大历十四年(779),德宗即位,被授为翰林学士,甚受信任。时大议虽有宰相主持,但贽常居中参裁,有“内相”之号。建中四年(783)德宗避朱?之乱奔于奉天(今陕西省乾县),时军事纷繁,书诏日数百件,大半出自贽手。贞元八年(792),德宗迁贽为中书侍郎、门下同平章事。贞元十年(794)冬因裴延龄所谗罢相,次年贬忠州(今四川省忠县)为别驾。在贬所十年,顺宗即位。王叔文建议召贽归京,诏书未到而贽病卒,谥“宣”。《旧唐书》、《新唐书》皆有传。陆贽为人坦直,在政治上敢于指陈弊政,曾揭露两税法实行后的积弊,主张废除两税法以外的各种苛政,直接以布帛作计税之标准。还建议积谷边境、改进防务等。陆贽比较关心民众疾苦。在他居忠州的十年里,为避谤谗虽不事著述,但却集古今验方五十篇以示乡人疗治瘴疠。陆贽遗著原有《翰苑集》十卷,《议论表疏集》十二卷,南宋时合为一集,总题为《翰苑集》,也称《陆宣公奏议》,共二十二卷。今存有宋刊本。清代张佩芳有《陆宣公翰苑集注》,且附年谱一卷。今存有乾隆年间刻本。另有宋代郎晔《经进新注唐陆宣公奏议》十五卷,专取陆贽“奏议”加注编成。有诗文别集十五卷,久佚不传。陆贽的论谏文章切中时弊历受重视,《资治通鉴》所选的奏议就多至三十九篇。在写作上,其文笔洗练流畅,论述深切明著,条理清晰精密,虽然使用骈体,但无斧凿之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苏轼在《乞校正陆贽奏议上进札子》中说:“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是有代表性的评价。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5: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