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雁尾帽与姑姑冠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雁尾帽与姑姑冠分类:【风俗文化】 古代蒙古族帽式以雁尾式(又称风雪帽)最为流行,它仍然离不开与征战、游牧为特点的用途。这种帽子顶部为圆形,可阻风沙。帽檐小巧,能遮阳远眺。十三世纪五十年代,欧洲有一位旅行家威廉?鲁不鲁克曾经到过蒙古草原。在草原上,他还见到蒙古族贵妇戴着一种叫“鲍卡”的帽子。亦译为“孛黑塔”汉译为“固姑冠”或“姑姑冠”。古代蒙古贵族女帽。元明时代盛行。据《草木子》载:元朝后妃及大臣之正室皆戴此冠,高圆2尺许,亦有高1.5尺,或高3尺许。(见《蒙鞑备录》及《黑鞑事略》)据鲁不鲁克《引记》讲:“鲍卡”用树皮或别的材料制成,高约一臂,帽顶成四边形;上面插着一根用草杆、翎毛或细苇干棍做的枝条,也有一臂高;在枝条上端装饰着孔雀羽毛,四周装饰着鸭毛及珍贵的宝石。鲁不鲁克还以生动的笔调描绘了蒙古贵妇戴这种帽子骑马漫游草原的情景:“当许多妇女戴着这种帽子骑马行进时,宛如一群戴着头盔、举着长矛的士兵……”这种叫着“鲍卡”的帽子就是“姑姑”帽。最令人感兴趣的是1974年内蒙古文物工作队在四子王旗乌兰花镇五梁古墓中,居然发掘出若干个完整的“姑姑”帽原物。这些“姑姑”帽呈长筒状,高约尺余,用桦树皮围成,外面包着花绸子,缀满各种珠宝。其中一个,顶端插一根三四寸高的木棍儿,上端连着一个圆木球。有的还插着许多蓝孔雀羽毛。可见,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时,这种贵妇戴的帽子即已流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