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雁门太守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雁门太守行分类:【传统文化】 汉乐府相和歌辞。作者不可考。据《古今乐录》引王僧虔《技录》云:“《雁门太守行》歌古洛阳令一篇。”《乐府解题》云:“按古歌词,历述涣本末,与传合。而曰《雁门太守行》,所未详。”朱嘉征《乐府广序》:“古辞咏雁门太守者不传,此以乐府旧题《雁门太守行》咏洛阳令也,与用《秦女休行》咏庞烈妇者同。”考《后汉书?王涣传》:“王涣,字稚子,广陵嘀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晚节改敦儒学,习书读律,略通大义。后举茂才,除温令。……永元十五年,还为洛阳令。政平讼理,发?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有神算。元兴元年病卒。百姓咨嗟,男女老壮相与致奠徂,以千数。及丧西归,经弘农,民庶皆设?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抄,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这首诗共八解,详细记录了洛阳令王涣的政绩: 爱抚百姓,文修武备,敦化伦理,加强治安,严肃法纪,整顿税收等,歌颂了他廉洁奉公、忠于职守的作风,赞美了他杰出的政治才干,对他的英年早逝表示痛惜和哀悼。全诗层次分明,语言平实,句式参差,颇有散文化倾向,是一篇很具特色的祭歌。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