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雅典教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雅典教育分类:【文化精萃】 古希腊城邦国家雅典实施的一种以体、智、美、德和谐发展为特征的教育制度。雅典是公元前6世纪建立的古希腊文化教育最发达的奴隶制城邦国家,位于希腊半岛东南部,是古代的国际贸易中心。经济上的发展、奴隶主民主政治的巩固,为文化、科学、哲学艺术和教育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形成了雅典独特的教育制度。它的教育宗旨就是要对儿童进行体、智、美、德等多方面的教育,使他们成为身心和谐发展,能履行公民职责的人。它不但要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强力壮的军人,更要成为具有多种才能和文化修养、善于通商交往的政治家和商人。这是雅典教育区别于斯巴达教育之最显著的特点。 雅典教育有性别的不同,女孩由父母在家养育和照管,教她们学习纺织、缝纫、刺绣等技能。男孩3―13、4岁,同时上两种私立学校: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前者教授读、写、算的初步知识,阅读《荷马史诗》和《伊索寓言》等。后者教授唱歌、弹奏乐器,陶冶学生的性格和道德品质。12、3岁的少年,除了继续以上学习,同时又进入体操学校,学习五项竞技(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和游泳、舞蹈。体操学校除了发展学生体力,训练技能技巧,尤为重视锻炼人的精神意志。至15、6岁,大多数青年不再继续上学,而就业谋生。少数奴隶主子弟进国家体育馆,进行严格的五项竞技的基本训练,并增加骑马、驾车等活动。同时还要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主修文法、修辞和哲学三科(即“三艺”),培养雄辩才能和演说艺术。城邦高级官员也常到体育馆与学生进行政治、道德谈话。18岁时进入士官团,接受正规的军事训练。入团后,国家授予每人一矛一盾,并要庄严宣誓,誓词是:为国家利益而战。士官团的第一年在城市卫戍队服役,第二年去边防队守卫边疆海防。20岁通过考核即成为正式公民,可担任官职。当时还存在一些哲学家创办的哲学学校,根据各自的见解,研讨哲学问题,传播知识和各种新思想,大大丰富了雅典的文化教育。 雅典教育在西方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教育制度对西方教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