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雉忌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雉忌分类:【传统文化】 动物凶兆忌讳。古代信禁忌习俗之一。汉人因汉高祖吕后名讳,称之为“野鸡”。中国古代典籍多有对此鸟禁忌习俗的记载。《史记?殷本纪》云:“帝武丁祭成汤,明曰,有飞雉登鼎而?(叫),武丁惧。”由此可见,视雉鸣为不详之兆,至少源于殷商时代。《酉阳杂俎》载,武则天出生之夜,一群雌雉鸣叫不止,被视为大不吉利。《左传?襄公三十年》则有雉“叫于宋太庙……宋火灾,宋伯姬卒”的记载。雉的出现,亦被视为主凶之兆。《魏书?皇后列传》曰:“十四年,崩于太和殿,时年四十九。其日有雉集于太华殿。”暗示雉为勾魂之鸟。古人尤忌猎雉、射雉。《说苑?立节》叙述:楚庄王于云梦射获一“科雉”,申公子倍与其争斗,夺走猎物。庄王大怒,欲杀子倍,群臣劝阻说,敢夺大王猎物者,必有其因。不出三月,子倍病亡。稍后,楚晋两国交战,楚胜。子倍弟向庄王请赏。问其因,答曰射科雉者,三月内必亡。吾兄因此而夺走猎物,以期代王而死。庄王命人查阅典籍,果有此记载,深为所动,便重赏子倍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