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雕虫篆刻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雕虫篆刻分类:【传统文化】 虫,虫书。刻,刻符。语出西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 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 壮夫不为也。”这是扬雄对汉赋的评价。秦书有八体,汉代学僮学习书法常以此为范本。虫书、篆刻是其中两体,纤巧难工。扬雄借此来批评汉赋铺陈事物,雕绘辞藻,有如学僮雕琢虫书、篆写刻符,是小技末道,壮夫不为。先于扬雄的汉赋大家司马相如曾指出汉赋罗列事物,铺陈夸张,辞藻华丽的艺术特点:“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扬雄年轻时好赋,对司马相如崇拜备至,以为相如赋“弘丽温雅”而心壮之,“每作赋尝拟之以为式”,写出颇为盛名的汉大赋如《甘泉》、《羽猎》、《长扬》等。但到了晚年扬雄对赋却持否定态度,斥为“雕虫小技”,这是事出有因的。扬雄作赋本于儒家风教的旨归是寄托着讽喻之义的。但是,闳侈巨衍,丽靡之辞的汉大赋不仅没有讽谏作用,反而使统治阶级更尚奢华。如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武帝好神仙,而武帝听了反而缥缥有凌云志。扬雄自己的《甘泉赋》本是讽谏孝成皇帝不要劳民伤财广建宫室,孝成皇帝不觉,为之不已。扬雄从他人和自己的创作实践中认识到铺采?文、罗列事物的汉大赋和讽谏教化的儒家文艺思想的矛盾。同时,汉代赋家地位很低,颇似“俳优”,既非“贤人君子”,其作品又未得“诗赋之正”。故使扬雄改变了年轻时对赋的态度,批评它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扬雄是最早对赋进行批评的。他的观点对后世论赋的人,无不受其影响。后世对扬雄斥赋为“雕虫篆刻”,有赞成者,有反对者。今人多数认为扬雄对汉赋的批评一针见血,是对汉赋忽视内容徒尚形式的倾向的有力批判,亦有人认为对汉赋一笔抹杀过分强调文以致用,是扬雄的偏见和局限。这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当时具体情况,扬雄的批评不无道理,是很有见地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