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韦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韦驮分类:【传统文化】 梵文skanda(塞健陀)的音译讹略。亦称“韦琨”、“韦大天”、“韦天将军”、“三洲神应护法天尊”,佛教守护天神。佛教四大天王中南方增长天王属下的八大神将之一,能驱除魔神,保护出家人,护持佛法。唐朝以后,即被供奉在寺院天王殿弥勒佛之后,其祀像多为双手合十,横金刚杆于手腕上,挺挺直立的武将,一些寺庙还设殿专祀。 佛教天神。梵文Skanda音译的略称。相传姓韦名琨,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十载,道宣梦见此神称:“弟子是韦将军,请天之子,主领鬼神,如来欲入涅?,敕弟子护持赡部(按即南赡部洲)遗法。此后,佛教即列其为护法神。佛教寺院中的韦驮塑像一般身着古代武将服,安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面对释迦牟尼像。韦驮像通常有两种姿式:双手合十,横金刚杵于两腕之上,直挺而立,或左手持刚杵,右手插腰,左足略向前而立。 在寺庙天王殿内弥勒佛之后都塑一个披胄贯甲,降魔杵横架臂上,此为护法神像,即韦驮。传说佛教中有一善走的神,姓韦、名琨。是增长天王的八大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他能保护佛法,驱逐邪魔,佛教列为护法神。庙中所塑韦驮,多作童子状、全身甲胄,手持金刚杵,表明其勇猛善战,又具童子之心。按佛教传说,当初有邪魔,将释迦牟尼的骨头夺去,幸亏韦驮从后追赶,又重新夺回来。故一般寺庙均将其置于弥勒佛之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