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韩婴分类:【传统文化】 西汉今文诗学“韩诗学”创始人。燕(郡治今北京市)人。汉文帝时博士,景帝时官常山王刘舜太傅。专精治《诗》。燕、赵间言《诗》者皆本韩婴,号为《韩诗》,属今文经学。婴亦治《易》,为《易》作传,并以授人。然燕赵间好《诗》,故其《易》微。《汉书?艺文志》著录《韩故》36卷,《韩内传》4卷,《韩外传》6卷,《韩说》41卷。南宋以后,仅存《外传》。清人赵怀玉曾辑《内传》佚文,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韩诗故》2卷、《韩诗内传》1卷、《韩诗说》1卷。 西汉今文诗学《韩诗》的开创者。燕(今北京地区)人。治《诗经》,兼治《易》。文帝时,立为博士。景帝时,为常山王刘舜太傅。撰有《韩诗内传》及《韩诗外传》数万言,燕赵间言《诗》者皆师法之。亦授人《易》,推《易》意而为之传。南宋以后,仅存《外传》,今本作10卷。其书杂叙古语古事,每条都引《诗经》中的句子,然实为与古事相印,并非引事以释《诗经》文义。清赵怀玉辑《内传》佚文,附于《外传》之后,是研究西汉今文诗学的重要资料。 西汉今文经学中《韩诗》学开创者。文帝时任博士,景帝时任常山王刘舜太傅。作有《韩诗内传》、《韩诗外传》数万言,与《齐诗》、《鲁诗》颇有不同。“或取《春秋》,采杂说,咸非其本义”(《汉书?艺文志》),多于叙事之后引《诗》句作为书证,其意不在说《诗》,主要是借《诗》发挥自己的政治思想。反复强调隆礼重法,尊士养民,与荀子思想一致,故后代研究者认为其学出于荀子,是“荀子之别子”(汪中《述学?荀卿子通论》)。亦间采孟子、韩非子言论。燕、赵地区治《诗》者多宗其学,韩婴以其《诗》学传淮南贲生。兼治《易》学,传授不广。至宣帝时,其后代涿郡韩生说韩氏《易》,且谓:“尝受《韩诗》,不如韩氏《易》深,太傅故专传之。”盖宽饶本受《易》于孟喜,见韩生说《易》而好之,从而受业。韩婴曾与董仲舒辩论于武帝前,不为所屈。《汉书?艺文志》,《易》类著录《韩氏》二篇,《诗》类著录有《韩故》三十六卷、《韩内传》四卷、《韩外传》六卷、《韩说》四十一卷。南宋以后仅存《韩诗外传》。清赵怀王辑有《韩诗内传》佚文;马国翰辑有《韩诗故》二卷、《韩诗内传》一卷、《韩诗说》一卷。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